事權規范化 管理差異化 服務精準化
我省探路規劃環評審管無縫銜接新模式
海峽網12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潘園園) 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省再出實招。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我省日前率先出臺《進一步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促進兩大協同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通過進一步做好“放管服”的“加減法”、合并內容的“同類項”,劃清“責任田”,讓規劃環評更具指導意義。
“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就好比樹根和枝葉的關系,只有樹根扎穩了,才能枝葉繁茂。”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環評主要是站在促進產業布局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的高度,統籌評估產業園區、交通路網、港口航道等領域,規劃實施對生態環境質量等可能帶來的影響,提出針對性措施,切實從源頭預防污染和生態破壞。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意見》從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主導產業選擇的環境合理性、區域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穩定性等方面,統籌強化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規劃環評,從規劃源頭協同推進兩大協同發展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同時,進一步規范了審查程序,強化“守土有責”。“通過規劃環評審批,并不意味著從此可以‘高枕無憂’,規劃編制部門還將組織開展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對發現有明顯環境不良影響的,將及時提出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該負責人表示。
轉變,不僅體現在從規劃源頭守住底線,最大限度滿足高質量發展需要上,《意見》還進一步明確簡化范圍、內容,讓環評簡化從“有名”走向“有實”,把構建“親清”新型政企關系的要求落到實處,助力企業綠色領跑。據介紹,有統有分,繁簡分離是《意見》一大亮點,在“統”的方面,提出所有規劃環評可以共享互通的簡化原則。在“分”的方面,分領域簡繁分類管理,針對產業園區、交通、水利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各部門行業管理作用。
“以前環評報告都是厚厚的一本,現在很多內容都可以直接引用,環評報告厚度更薄了,編制時間更短了,費用也降低了很多。”據介紹,《意見》明確,相關規劃內的具體項目環評環境符合性分析可直接引用規劃環評結論;項目選址合理性分析、自然環境概況可適當簡化,區域污染源調查可直接引用規劃環評結論;環境質量(除特征污染物外)和生態環境調查與評價可直接引用規劃環評結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五年來福建省水利部門累計完成水利投資1868億元2019-12-04
- 福建明年高招體檢2月20日前完成 2月下旬前完成復檢2019-12-03
- 福建省開展12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專項行動2019-12-03
- 福建2家企業2個產品入選第四批制造業單項冠軍2019-12-03
- 福建“攜號轉網”成功率達99.16% 攜轉數量居全國第52019-12-03
- 2020年福建高招體檢方案公布!這些事項你必須知道2019-12-03
- 十屆省委第七輪第二批巡視展開 12個巡視組進駐地方、單位巡視2019-12-03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2019-12-03
- 全國首創 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最多跑一地”模式2019-12-02
- 最新人事消息!含福建多個部門和地方2019-12-02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高速交警堅持邊查邊改 注重解決群眾最2019-12-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