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18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林蔚 通訊員 陳金來 陳寶福)“多虧了‘五抓五重’的指引,解開了我‘抓什么、怎么抓’的困惑。”年終歲首,任職不到半年的德化縣湯頭鄉紀委書記涂春雷對照“五抓五重”履責清單,盤點過去一年工作,謀劃新一年的思路。
“五抓五重”即抓日常監督,重在落實抓早抓小;抓審查調查,重在加強自辦案件;抓責任追究,重在做到失責必問;抓標本兼治,重在推動建章立制;抓自身建設,重在堅持嚴管厚愛。2017年7月,省紀委在半年工作會上提出“五抓五重”要求,為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責任提供基本遵循。2018年12月,省紀委又出臺深化“五抓五重”、落實監督責任25條舉措,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履責清單。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長期研究福建反腐倡廉工作的福建農林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建平認為,“五抓五重”契合四中全會的戰略部署,是紀檢監察機關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以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一把“金鑰匙”。
推進國家治理的關鍵是治權,治權離不開監督。在深化“五抓五重”中,省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監督首責,立足“抓日常監督,重在落實抓早抓小”,緊盯權力運行環節,把日常監督做起來、做到位。
“感謝組織的教育、挽救和幫助,我將汲取教訓,嚴守紀律規定……”2019年7月,一名省管干部接受省紀委監委誡勉談話后深深自責道。此前,該干部因違規組織宴請并讓企業家買單的問題,先后兩次受到函詢,最終承認了事實,并退還相關費用。
多把把脈,多動“婆婆嘴”,多感知濕燥寒熱,常扯扯袖子、紅紅臉,幫助去污除垢、凈身潔體。我省紀檢監察機關督促各級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從小處著手、小節管起,把日常監督與日常教育、日常管理有機結合起來,貫通運用“四種形態”。數據顯示,2019年我省共運用“四種形態”處理56962人次,其中第一、二種形態占比達到93.1%。
我省還積極探索日常監督有效載體,提升監督質效。著眼于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堅持“監督在一線跟進”,將全省“五個一批”重大項目進展情況列入監督重點,省紀委監委實現對投資額百億元以上項目監督全覆蓋,推動矛盾解決在一線、整改落實在一線;完善“1+X”監督機制,將紀檢監察機關專責監督與部門職能監督貫通起來,推動形成群策群力、共管共治的監督格局。
作為監督的“后墻”,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審查調查就跟進到哪里,突出“抓審查調查,重在加強自辦案件”,對侵害公權力廉潔性的,堅持零容忍、強高壓、長震懾,該出手時就出手,利劍高懸,重典治理,充分體現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紀檢監察工作就在身邊。
2019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1675件,其中廳級干部案件56件、處級干部案件308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680人,移送司法機關490人。
懲是手段,救是根本。在鐵面執紀的同時,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對“問題干部”不離不棄,積極幫助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
“組織入黨一生一次,精神入黨一生一世。”2019年7月1日,省紀委監委審查調查組干部與被留置的詔安縣原縣委書記何德發一道過組織生活,他深刻懺悔道,“此時此刻,我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黨章》中‘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
與何德發一樣,省紀委監委查處的多起省管干部經歷了“從拒不配合到敞開胸襟主動交代”的心靈感化、內心凈化之變。
變化的背后,彰顯的是我省始終帶著黨組織的關懷和愛護,帶著紀檢監察人的情懷和溫度,以治病救人的醫者仁心,不放棄任何“病人”,警醒、凝聚絕大多數人。
干部犯錯誤,組織有責任。針對案件背后暴露出的失職失責問題,省紀檢監察機關圍繞“抓責任追究,重在做到失責必問”,堅持權責確定、權責一致原則,緊盯“關鍵少數”,突出政治問責、“終身問責”、精準問責,堅決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2019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對126個黨組織、1229名領導干部實施黨內問責,給予黨紀處分435人。
為確保精準規范問責一貫到底,每年年初,福建堅持由省領導帶隊,對各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開展專項檢查,形成“問題清單”“問責清單”,推動問責問得準、問得嚴、問得實。
問責只是手段,負責才是目的。我省在堅持精準規范問責的同時,對不作為、亂作為、虛拖懶、假大空行為,及時拿起紀律戒尺,促其知恥而后勇、知痛而后進,推動科學用權、規范用權、精準用權。
“這筆資金沒有經過集體研究,暫時不能撥。”不久前,政和縣一鄉鎮主要負責人“叫停”一筆擬撥給村里的資金,及時制止了違規問題的發生。2019年初,該負責人因履行主體責任不力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他深有體會地說:“扛好主體責任,就是要從點滴中抓起、管好,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處置。”
讓人們穿緊“防護衣”、打好“疫苗針”,心存戒尺,修章建制,循規蹈矩,培根固本。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圍繞“抓標本兼治,重在推動建章立制”,堅持問題導向,尋找病根,對癥下藥,開出治本良方,用好用活紀律檢查建議書和監察建議書,涵養良好政治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通過總結分析審查調查、巡視巡察中發現的體制機制問題和制度漏洞,聚焦短板弱項,探索推行政治生態分析報告制度,推動審批監管、工程建設、金融信貸、資源交易等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和制度建設。
我省還堅持“制度+科技”手段,讓權力運行可視、可控、可查、可糾,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推動標本兼治取得實效。比如,針對扶貧(惠民)資金監管“九龍治水”、腐敗問題易發多發問題,省紀委監委督促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省直11個部門37項144億元的扶貧(惠民)資金全部“入網”、實時監控,惠及群眾超過630萬人。
“五抓五重”能否得到有效落實、治理效能能否充分體現,關鍵在于“打鐵人”。“只有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厚愛,這才是對自己最大的愛護。”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首要的就是推動隊伍建設高質量提升。據統計,全省紀檢監察系統2019年共舉辦培訓班870期,培訓干部86400多人次,與2018年相比增長85.3%。
既要本領高強,更要政治過硬。省紀委監委堅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動學習貫徹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省紀委監委還出臺紀檢監察干部“六帶頭、六嚴禁”行為規范,緊盯“小切口”,強化“零容忍”,列出6個方面18個“負面清單”。同時,常態化開展內部監督,加強辦案安全管理,建立重要紀檢監察干部廉政檔案,優選聘請首屆28名特約監察員,自覺接受監督。堅持刀刃向內,對執紀違紀、執法違法者零容忍,堅決防止“燈下黑”。
日常監督是基礎,審查調查是關鍵,責任追究是抓手,標本兼治是根本,自身建設是保障,“五抓五重”構成了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責任的“全鏈條”。
“實踐證明,‘五抓五重’不僅有效解決了基層紀檢監察機關不想監督、不會監督、不敢監督的問題,推進‘形’的重塑、‘神’的重鑄,而且通過‘五個抓手、五個抓點’,織密了監督體系,扎緊了制度‘籠子’,提升了治理效能。”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劉學新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省紀委監委公布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階段性工作成果2020-01-18
- 福建省宣傳部長會議召開2020-01-18
- 2019紀檢監察機關處分58萬人包括41名省部級干部2020-01-17
- “福建省社會組織新春送暖行動”在福州啟動2020-01-17
- 福建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2020-01-17
- 凝心聚力舉旗幟 守正創新譜新篇 ——2019年福建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2020-01-17
- 福建將舉辦2020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2020-01-17
- 福建省社會組織送出新春慰問物資和資金5000余萬2020-01-17
- 省政府研究加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工作2020-01-17
- 省級統籌后閩首次統一提高工傷保險三項定期待遇2020-01-17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閉幕 于偉國主持并2020-01-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