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重要講話精神一周年述評之三
東南網5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潘園園 鄭璜)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調研時強調,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再次對做好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提出要求:“要梳理排查、抓緊工作,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找到問題根源,增強脫貧措施的實效性。”“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牢記殷殷期望,不負諄諄囑托。
省委、省政府堅持把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制定《關于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26條扶持措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省梳理確定11個發展靠后的老區蘇區縣,每個縣由一位省領導和經濟較發達縣(市、區)掛鉤幫扶。堅持同等優先、適度傾斜,統籌推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推進老區蘇區振興發展。一年來,全省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各項工作實干見實效,以老區蘇區為主的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摘帽,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達到退出標準。
發力特色產業,決勝脫貧攻堅
改造提升水果批發市場,打造閩西最大的村級水果批發市場;投建商業項目“翰林苑”,壯大集體經濟,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家門口就業機會……過去一年,龍巖市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社區穩步推進七大工程項目,在脫貧奔小康道路上勇毅篤行。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老區蘇區人民腰包鼓起來。”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龍巖新羅區西安社區黨委書記章聯生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革命老區近年來的喜人變化。帶著總書記的囑托,他回到家鄉,帶領老區人民發展產業、開發項目,用實際行動回報總書記的關心關懷。
脫貧奔小康,始終是老區蘇區發展的關鍵詞。
“老區蘇區致貧原因各有不同,重在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精準發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產業支撐。”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說,深挖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是老區蘇區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
特色產業如何發力?福建堅持高位嫁接,強化政策保障。
去年,省委印發《關于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強特色現代農業建設,鼓勵發展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并配以干貨滿滿的政策大禮包: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80%以上安排老區蘇區;福建農民創業園專項資金90%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專項資金80%以上用于扶持老區蘇區;省級林下經濟專項資金80%以上用于扶持老區蘇區;經濟較發達縣(市、區)每年落實不少于1200萬元的對口幫扶資金……
政策引領下,各地因地制宜,深度挖潛,不斷創新特色產業培育路徑,在脫貧奔小康道路上跑出了老區速度。2019年,茶業、林竹、食用菌等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78萬億元,千億產業增至8個。
打造特色品牌。一棵蜜柚樹,一條致富路;一粒蜜柚果,一首奮進歌。多年來,老區平和縣全力發展蜜柚產業,已躋身“世界柚鄉、中國柚都”,擁有70萬畝的種植面積、130萬噸的年產量、50億元的年產值、227億元的品牌價值。去年,平和出臺關于促進蜜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9條措施,聚焦生態果園建設、蜜柚新品種創新、品牌創建等,決心為這棵扶貧樹、這粒致富果注入發展新動力。
加快產業融合發展。閩北重點革命老區武夷山市在促進茶產業“三產”融合上狠下功夫。茶旅小鎮、茶檢中心、茶葉交易中心等一批項目穩步推進;茶飲料、茶保健品等深加工產品相繼問世;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累計接待觀眾人數近500萬人,成為茶旅融合典范。去年,武夷山市被確定為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
特色現代農業邁出新步伐,二三產業同樣迎來新發展。
為支持發展先進制造業,2019年,福建支持老區蘇區實施省重點技改項目627項、總投資1948億元,培育形成石油化工、紡織化纖、不銹鋼、電工電器、汽車等一批超千億產業集群;紅色文化、古村落利用保護、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鄉村旅游市場風頭正勁,全省老區蘇區已建成22個全域旅游示范區。
產業興,則老區興。發展特色產業,為老區蘇區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為應對疫情影響,省里制定19條措施,推進老區蘇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穩定脫貧、一個都不掉隊。
補齊民生短板,突破發展瓶頸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安溪縣劍斗鎮云溪村的河田雞養殖戶楊加添有些著急上火,因為養殖基地內存欄的800只河田雞斷了銷路。而這批河田雞原本是他們4戶貧困戶致富增收的希望。
項目牽頭人、該村第一書記李文燦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方面發動群眾,收集客戶信息;另一方面聯系安溪縣委組織部,由組織部干部協助搭建“安溪縣職工購買土特產服務群”。短短幾個小時,吸引近百人入群購買。
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方式,幾天下來,李文燦等人成功為養殖基地銷售200多只河田雞和1800多個雞蛋,銷售額近3萬元,解了燃眉之急,楊加添終于松了口氣。
云溪河田雞得以順暢銷售,依托的是近年來我省農村物流網絡體系的不斷完善。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農村電商,在助力脫貧攻堅、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已在老區蘇區創建27個國家級、15個省級農村電商示范縣,2019年實現網絡零售額944.7億元,同比增長26.5%。
據了解,今年我省將在全省九市一區實施2019年度鄉村物流業發展情況進行評議評分。其中,“推動快遞服務進農村”成為重要考核指標。
決不能讓基礎設施的薄弱,成為制約老區蘇區發展的瓶頸。
近年來,福建深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推動的“五通工程”,積極推動更多傾斜支持政策在老區蘇區落地實施,不斷加大對老區蘇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補齊民生短板。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保障。2019年,福建加快推進衢寧鐵路、興泉鐵路和莆炎高速建設,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百鄉千村”路網提升工程,老區蘇區縣實現95%的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99.7%的建制村通客車。
用水用電是脫貧摘帽的“硬杠杠”。2019年,在農田水利和電力基礎設施方面,福建安排了18.54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老區蘇區建設高標準農田130萬畝,實施高效節水灌溉19萬畝;支持老區蘇區實施295個重點水利項目,加快推進一批能源項目建設;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讓145萬老區蘇區民眾喝上放心水。
教育、醫療、養老,是關乎民生和脫貧攻堅的關鍵環節。去年,我省加快實施一批義務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重點項目,加強一批縣級醫院、縣級疾控中心、農村急救體系、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一批鄉村文體、養老設施,促進老區蘇區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升。目前,70個老區蘇區縣已全面實現低保、特困供養和臨時救助標準城鄉一體化,老區蘇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紅土地綠生態,發展保護兩相宜
為“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一年來,福建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全過程,強化綠色導向,不考核山區市GDP,重點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改善老區蘇區人民生活質量情況,讓紅土地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切實增強老區蘇區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除草、挖穴、栽樹、填土……2月17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位于龍巖長汀的露湖村北坑山場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50多名工作人員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栽下木荷、楓香、米櫧、豆梨等樹苗。“我們正在實施的是水土流失區植被恢復初期馬尾松林分改造試驗地項目,變馬尾松純林為針闊混交林,提升生態功能,鞏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長汀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范小明說。
從千里赤地到綠滿汀江,從全國水土流失重災區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多年來,老區長汀不忘初心,全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2019年,在連續三年躋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的同時,超額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95萬畝的年度目標。“生態還要更優,百姓還要更富,這是長汀永遠的追求。”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說。
為了實現紅土地的綠色崛起,2019年,我省安排重點流域生態補償資金27億元,支持老區蘇區持續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13個老區蘇區縣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命名,全省28個老區蘇區縣(市、區)和武夷山國家公園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改革試點,全年新增贖買面積5.1萬畝,累計超過32.3萬畝。創新推出一系列普惠林業金融產品,全省累計發放“閩林通”系列貸款63.37億元,受益農戶5.69萬戶。
老區蘇區在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年來,安排中央水、土壤、大氣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整治資金逾6億元,小流域省級“以獎促治”資金6.87億元,下達農村污水治理專項資金2.46億元,重點實施大氣精準治理減排“十百千”工程、128個水質提升精準治理項目和82條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等,加快推進老區蘇區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嚴格建設用地環境準入,全力守護老區蘇區藍天碧水凈土。
要生計也要生態,要小康更要健康。紅土地上,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環境更優美了。綠色已成為老區蘇區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必須用硬舉措確保老區蘇區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說,新的一年,將繼續狠抓脫貧攻堅責任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建立返貧預警機制,加快探索老區蘇區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機制。
責任編輯:趙睿
- 于偉國主持召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2020-05-20
- 衢寧鐵路(福建段)整體工程基本完工2020-05-19
- 福建:打造“第一家園” 融合發展探新路2020-05-19
- 福建83萬名三四五年級學生重啟校園生活2020-05-19
- 轉隸入列!福建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揭牌!2020-05-19
- 福建再次集中開工260個重大項目和數字經濟重點項目 總投資1463億元2020-05-19
- 5月18日福建新增省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1例2020-05-19
- 福建: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2020-05-18
- 福建延續設立文化產業專項資金 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1.3億元2020-05-18
- 福建日報評論員:牢記囑托 勇擔使命2020-05-18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頭條!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光明日報!齊2020-05-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