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的閩寧協作扶貧車間,村民正在快樂工作。
在福建飛毛腿技師學院原州分校,學生們正在上課。
東南網9月1日訊(本網記者 施良德 顏財斌 郭曉楷 文/圖)8月23日—30日,來自福建全省各大主流媒體的15名新聞工作者匯聚寧夏,參與由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報紙副刊工作委員會、東南網聯合主辦的“援建之光·閩寧24年”采訪活動。在為期8天的時間里,采訪團一行分別前往鹽池、同心、原州、隆德、中衛、紅寺堡、閩寧鎮等地,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工棚、學校醫院、扶貧企業等,探訪閩寧協作下,福建與寧夏人民肩并肩,傾情幫扶、踏實苦干,助力寧夏貧困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脫貧致富的工作成就,感受當地群眾生活的滄桑巨變和幸福新生活。
援寧干部
用真情促進協作深入走實
24年來,一批又一批的福建援寧干部在寧夏扎根、奮斗,克服了氣候環境、語言環境、生活方式的差異,奔赴鄉鎮、進村入戶,來到貧困群眾家中,與干部群眾在田間地頭交流致富經驗,與貧困群眾在脫貧一線琢磨脫貧,與移民群眾在扶貧車間交心談就業,了解縣情、熟悉鄉情、體察民情,與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
鄭永璘是第11批福建援寧干部,掛職寧夏同心縣委常委、副縣長。來到寧夏后,他立足當地特色,確立幫扶思路,很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環境中。截至目前,他已經謀劃實施了58個閩寧協作項目,累計爭取資金過億元,惠及群眾6.5萬人。尤其是把產業扶貧作為閩寧協作幫扶的治本之策,先后引進閩寧綠豐農業、福建來三斤等10家企業,累計投入資金8.85億元,帶動群眾發展特色養殖、菌菇種植、香料生產等特色產業,讓群眾在家有產業、出門有就業,農產品在家能加工、出門有市場,讓貧瘠的黃土“流金淌銀”。“心安之處是故鄉,我把同心當第二故鄉!”他表示,自己是一名福建掛職干部,也是一名同心扶貧干部,能參與這項工作,感到無比光榮。“我將一如既往地盡扶貧之責,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用一份真情幫助同心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因擔心網絡不穩定影響直播教學,福建援寧教師歐陽強玲創新錄制微課通過多平臺傳播,方便學生隨時反復收看。像她一樣潛心扶貧的福建干部,還有開展“肌電圖與誘發電位檢查”新技術教學、填補紅寺堡區及周邊地區這一技術空白的援寧醫生江大平;田間地頭里,扶貧車間中,葡萄藤下,做好扶貧企業“店小二”、建檔立卡戶知心人的閩寧鎮掛職干部朱志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創辦殘疾人電商合作社,帶動貧困殘疾人創業,實現年銷售額2000萬元、利潤近500萬元的援寧干部樊學雙、朱小珊;以閩南人愛拼敢贏的精神,帶領工作組在當地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招商引資、抗擊疫情的80后援寧干部賴有為……
據了解,24年來有11批180余名福建掛職干部,2000余名支教支醫支農工作隊員、專家院士、西部計劃志愿者持續接力,將戈壁換了新顏。福建第11批援寧工作隊領隊黃水木表示,隊員們接過接力棒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閩寧協作聯席會議精神,從資金、項目、產業、就業、人才等方面精準發力,深入推進閩寧扶貧協作。“援寧成了我們人生重要的經歷,寧夏也成了我們的第二故鄉。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們將接力攀登,以水滴石穿的韌勁,為建設美麗新寧夏貢獻力量。”
《尋味寧夏》網絡直播
四網聯動推廣寧夏農產品
《尋味寧夏》是福建東南網與寧夏新聞網共同推出的網絡直播欄目,旨在宣傳推廣寧夏的特色農產品,讓更多寧夏優質農產品和“寧夏好味道”走向市場、走向全國。
8月24日,閩寧兩地首次四網聯動網絡直播,東南網、寧夏新聞網、海峽網、閩南網聯合為享有“中國灘羊之鄉”美譽的寧夏鹽池代言,探訪灘羊飼養、加工、銷售等相關情況,推介鹽池灘羊美食,為網友們解讀“鹽池灘羊為何這么美味”。直播一經推出,便引得粉絲直呼好看,半個小時觀看量突破40萬。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8月29日上午,東南網和寧夏新聞網繼續聯手網絡直播,走進寧夏永寧縣閩寧鎮,聚焦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蓬勃發展的強勁脈動,展示閩寧協作取得的豐碩成果。當天直播還特邀賀蘭神葡萄酒莊莊主、閩商陳德啟擔任“主播”,分享創業經歷,講述寧夏葡萄酒產業的發展過程。短短半小時的直播,觀看量突破50萬。
直播活動還得到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寧夏日報客戶端、銀川新聞網、紅色鹽池等網絡媒體和移動端支持,合奏了推介寧夏特色農產品的一曲“網上贊歌”。根據計劃,東南網和寧夏新聞網還將在未來時間里,聯合推出更多類型的閩寧節目,推介閩寧兩地文化、旅游、商貿等各項資源,為閩寧協作發展貢獻媒體力量。
寧夏福建商人
為閩寧合作注入新生活力
2007年,閩商陳德啟被寧夏招商引資的誠意所打動,簽下10萬畝戈壁灘的使用權。13年來,他先后斥資將500萬棵樹木扎根在戈壁灘上,5萬多畝荒灘得到開發,3000多名當地移民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如今,賀蘭山東麓這片昔日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已經變成了富有生機的綠洲,一排排高大的楊樹成為防風擋沙的屏障,4萬畝釀酒葡萄茁壯成長。他邀請專家研發釀酒技術,推出了自己的葡萄酒品牌。目前,葡萄酒年產值超過10億元。“我們做企業不僅要投資賺錢,更要為當地老百姓造福。”陳德啟說,“等將來10萬畝有機葡萄產業園開發完畢,預計能給這里1萬多名群眾帶來就業機會。”
像陳德啟這樣一批批“愛拼才會贏”的閩商,發揮福建資金、技術、產業和管理等優勢,依托寧夏固有的勞動力、土地、特色農產品等資源優勢,從馬鈴薯、菌草等產業起步,共建扶貧產業園,走出了一條市場導向、企業投資、產業協作、項目帶動,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扶貧的成功之路。
地處寧夏南部山區的固原隆德縣,共有殘疾人1.3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2%。閩籍企業寧夏隆德人造花工藝有限公司和閩寧協作企業寧夏隆德浩德紙業包裝有限公司在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不僅開設扶貧車間,解決困難群眾就業,還為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幫他們實現人生價值。
2018年,飛毛腿集團公司也響應閩寧對口扶貧協作號召,在寧夏原州區投建開辦了福建飛毛腿技師學院原州分校。該校緊貼精準助學扶貧需求,為原州區及周邊貧困學生提供三年“衣、食、住、行”全免費的學習機會,并且入校即簽訂就業協議,100%安排在飛毛腿公司就業。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在閩寧協作下,截至2019年底,已有5700家福建籍企業、商戶入駐寧夏,8萬多福建人在寧夏從業,近5萬寧夏人在福建實現穩定就業。24年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的接力棒傳給一批又一批的援寧人,他們勇于創新、敢于攻堅,迎難而上,走出一條具有特殊意義的扶貧協作道路,也成就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的典范。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今年底又有32個鄉鎮30分鐘內上高速2020-09-01
- 福建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2020-09-01
- 福建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2020-09-01
- 福建傳統工藝展亮相國博2020-08-31
- 福建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舉行2020-08-31
- 福建全力搜救沉沒漁船遇險人員 已有兩人獲救2020-08-31
- 福建傳統工藝展亮相北京 工藝美術作品200余件2020-08-31
- 2020福建省民營企業100強 廈門26家民企入選2020-08-31
- 福建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2020-08-31
- 劉冠雄故居活化利用為福建華僑主題館2020-08-31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廈漳大橋傳來好消息!9月1日起實行!2020-09-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