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建新聞
      分享

      東南網3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鄭昭 嚴順龍 林清智/文 張永定/圖)“中國作為地球村的一員,將以實際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應有貢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中國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著力體制機制創新,為減排增匯展現綠色擔當,貢獻綠色智慧。“十四五”期間,福建將持續實施生態省戰略,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全面樹立綠色發展導向,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努力實現生態環境更優美。

      今年全國兩會上,對標碳達峰、碳中和,福建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福建:減排增匯,綠色擔當

      大力發展海洋“負排放”技術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會主委阮詩瑋認為,應加大海洋“負排放”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力度,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他建議,制定海洋碳匯發展戰略,近期可著力搭建我國海域碳匯數據庫,初步完成海洋碳匯能力的評估測算,適時建立海洋碳匯指標體系及陸海統籌增匯模式;整合各類涉海科研平臺,形成協同開展海洋碳匯研究的良好局面,持續加大海洋碳匯研究重點實驗室的投入力度,定期舉辦高規格的海洋碳匯國際論壇;加強近海碳匯生態營造,鼓勵支持沿海省市發展海帶、紫菜、牡蠣等具有固碳能力的海洋生物養殖產業,建設以固碳減排、綠色發展為目標的新型海洋牧場;推動海洋碳匯交易實踐,加快海洋碳中和核算機制研究,建立海洋碳指紋、碳足跡等相關操作規范和評價標準,構建針對海洋碳匯的標準體系、交易規則,推動建立海洋碳匯交易市場。

      福建:減排增匯,綠色擔當

      搶占海洋碳匯國際制高點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張榮說,實施藍碳(即海洋碳匯)戰略對于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增強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張榮認為,應當從國內、國際兩個方面雙管齊下推動實施我國藍碳戰略。對內夯實基礎、補足短板,圍繞基礎研究、監測評價、試點示范、人才培養等方面,打好基礎、練好內功;對外積極參與、主動引領,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提升國際話語權、增進全球治理能力等方面,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

      他建議,支持廈門大學建立藍碳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我國搶占藍碳國際標準制高點作貢獻;利用廈門海洋周平臺,打造“海洋碳匯國際論壇”,增加藍碳國際話語權;成立“中國藍碳計劃國際咨詢委員會”和“中國國際藍碳科學和交流基金”,用好藍碳領域國際高端智力資源;建立“海上絲綢之路藍碳推廣交流中心”,拓展地緣政治影響力;探索建立中國(國際)藍碳交易市場,為占據藍碳全球交易產業制高點提前布局。

      福建:減排增匯,綠色擔當

      探索建立林業碳匯激勵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三明市委書記林興祿說,老區蘇區大多承擔著區域性生態安全重任,應探索建立林業碳匯激勵機制,既支持老區蘇區綠色發展,也讓增排者為造林護林者買單,實現公共生態補償。

      他建議構建三個方面機制:

      ——探索建立林業碳匯補償機制。由人均GDP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森林覆蓋率低于國家設定值的省份,向森林覆蓋率高于國家設定值的省份購買相差的指標;對森林固碳存量、每年固碳增量以及釋氧量進行核算,配套交易機制,鼓勵各界按年度購買林業碳匯,抵消本單位的碳排放量;對占用林地的經營性項目所造成的生態價值損失,通過市場化購買等價值的林業碳匯進行補償。

      ——完善林業碳匯項目交易機制。擴大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范圍,將生態公益林、天然林、重點區位商品林等納入其中;提高林業碳匯項目交易配額及補貼標準,調動林農造林積極性。

      ——探索金融支持林業碳匯項目。對經備案簽發、短期內無法交易的林業碳匯項目,建議由中介機構進行收儲,或置換成“碳票”存儲在銀行,待有市場需求可快速交易。

      福建:減排增匯,綠色擔當

      加快碳金融和碳市場創新步伐

      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委員、福建省委會常委,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玉珍認為,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各地在探索碳交易建設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但仍存在市場準入規則不一、碳金融產品創新不足、交易不活躍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鑒于福建在碳匯交易方面具有良好基礎,張玉珍建議支持在福建開展碳金融和碳市場機制創新,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

      在綠色金融方面,圍繞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資產證券化、碳匯金融等領域,探索研發各類資源權益的抵質押產品;在交易品種創新方面,支持福建碳市場擴大覆蓋范圍,完善交易產品種類,探索將林業碳匯、海洋碳匯納入全國碳市場示范交易;在多權交易融合方面,建議支持福建開展用能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多權能交易融合,建立統一的環境權益要素市場。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国产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妇女熟BBW|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国产.亚洲.欧洲在线|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www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