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世界環境日即將到來之際,省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全省法院圍繞推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相關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情況,發布污染環境、資源保護利用等十起典型案例,并介紹下一步我省法院應對氣候變化司法保護的創新舉措。
近年來,福建法院主動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司法保護工作,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非法排放、傾倒或處置有毒有害污染物破壞大氣、水、土壤等直接或間接影響氣候變化過程中產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持依法從重處罰,慎用免刑或非監禁刑措施,有效震懾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
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全省法院因地制宜、因案施策,探索實施“補種復綠”林木修復、“削填引種”礦山修復、“增殖放流”江河修復、“引流沖污”危廢處置、“固壩填石”河道保護、“海砂回填”海域修復、“生態修復令”等多種修復方式,挖潛土壤、植被、海洋等碳庫的碳匯作用與固碳能力。2018年至今年一季度,全省法院適用“補種復綠”1300余件,責令被告人補種、管護林木面積6萬余畝,放養魚苗788.38萬尾等。
全省法院還創新推出“生態司法+綠色金融”“生態司法+損害保險”“生態司法+離任審計”等制度,服務保障綠色發展,精心打造“碳匯基地”“生態司法體驗館”“生態教育林場”等教育基地,使綠色環保的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記者 林清智 嚴順龍)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為貨車司機打造路上的“家”2021-06-04
- “碧海2021”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啟動2021-06-04
- 6月3日福建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1例2021-06-04
- 福建新增十九家“達標縣醫院”2021-06-04
- 福建將發放10億元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2021-06-04
- 去年6月以來 福建全省法院共審結涉生態環境各類案件4772件2021-06-04
-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基本實現考生不跑考場2021-06-04
- 福建禁毒工作績效連續五年位居全國前列2021-06-04
- 今年高考期間福建多陣雨或雷陣雨天氣 盤點歷年高考天氣2021-06-04
- 把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引向深入2021-06-04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網絡保護專章 網絡2021-06-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