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9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在泉州晉江的金鷹(福建)印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聲響個不停,工人們正在忙碌。這家位于泉州綜合保稅區的企業,在自貿試驗區政策紅利扶持下,發展“風生水起”,員工從過去的190多人,增加到了900多人。
泉州綜合保稅區前身為泉州出口加工區(2005年6月獲國務院批準設立),自2016年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后,泉州綜合保稅區主動加強與福建自貿試驗區在戰略規劃、政策措施、管理理念上的對接,率先積極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創新政策和措施,成為自貿試驗區經驗復制推廣先行區。這六年來,福建自貿試驗區在推進簡政放權、對標國際規則、提升開放水平、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樹起“標桿”,同時制度創新的“可復制可推廣”功能,給全省各地帶來了眾多的“溢出效應”,成為推動福建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泉州分撥中心工作人員在分揀快件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綜合保稅區:自貿創新成果復制推廣先行區
祖籍泉州晉江的楊國強,從小在香港長大,10多年前回到家鄉投資印刷企業,幾年前搬進了泉州綜合保稅區內,享受到自貿試驗區的政策紅利。2019年7月,楊國強所創辦的金鷹(福建)印刷有限公司開出全省首張“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試點”增值稅發票,這兩年企業訂單量大幅上漲,產能釋放效應顯著,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勢頭迅猛,公司業務量增長了將近10倍。
“我們過去是一家外向型企業,疫情對公司業務影響較大,我們也積極向國內市場轉移。”楊國強介紹,該公司執行的是綜合保稅區的增值稅及關稅政策,銷售到國外的產品是免除關稅和增值稅的,但銷售到境內區外的客戶,關稅則成為額外的稅負,客戶采購成本增加,削弱公司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一般納稅人試點政策,給我們企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國內采購物料無須報關,入區僅需卡口登記。”
海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放開“一般納稅人”入區后,幫助企業可以更加靈活統籌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更好利用國際國內的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經營模式由外向型向全向型的深度轉變,不僅降低了原有成本、打開了新的銷售渠道,應對國際市場變動能力也大大增強。
在泉州綜合保稅區,跨境電界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在泉州分撥中心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分揀包裹。去年底,阿里巴巴東南亞旗艦電商平臺Lazada集團福建分撥中心在泉州正式開倉運營。該分撥中心為福建外貿企業通過Lazada平臺拓展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市場。
“中心目前每天的發貨量約2萬件,滿負荷的情況下,日處理量可以達到16萬件。”泉州御金跨境貿易產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游發標告訴記者,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泉州、晉江在紡織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飲料等方面的產業集群優勢與阿里巴巴深化合作,借助Lazada平臺拓寬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提升泉州產業鏈跨境電商更好的發展,2020年11月9日開倉至今已攬收國際快件超200萬件、超1.3億元。
吉倫特酒業生產線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做進口酒貿易的吉倫特酒業負責人陳春林在保稅區成立后,開始在泉州綜合保稅區內從事原酒封裝的生產,今年在保稅區的支持下,還將增加三條生產線,包括葡萄酒生產線、洋酒生產線、原瓶小標簽生產線,計劃在8月份正式投產,產能將大幅上升。
長期以來,泉州綜合保稅區及駐區海關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對區內酒類企業進行政策指導及規范,讓企業充分應用綜保區“批次進出、集中申報”“選擇性征稅”“保稅展示交易”等自貿試驗區政策優勢及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內部自控規范,并根據企業個性需求制訂包括卡口24小時通關、節假日預約加班備案等機制措施,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助力綜保區酒業持續高速發展。據統計,泉州綜保區葡萄酒進口總量占泉州市的八成以上,已成為泉州市最大的葡萄酒進口和分撥重要集散中心。
“立足綜保區區位優勢和產業發展特點,大力推進支柱性產業和戰略性產業入區發展。” 泉州出口加工區管理局副局長林琪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共引進企業134家,其中圍網外企業85家,圍網內企業49家,涵蓋航空修造、高端印刷、光電電子、檢測研發、酒類食品、保稅物流、跨境電商等產業。近年來,為有效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園區先后已有“先進區、后報關”“分送集報”“一般納稅人”等25項自貿試驗區海關創新制度以及“互聯網+保稅展銷”模式、進口酒類定制貼標監管等17項福建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在泉州綜合保稅區推廣實施。
據了解,福建省綜合保稅區與自貿試驗區域疊加、功能互補,形成統籌發展態勢。福建自貿試驗區涵蓋福州、廈門、平潭三個片區,我省現有5個綜合保稅區和2個保稅區,除了泉州綜合保稅區外,其他均在自貿試驗區范圍內。
省商務廳表示,由于綜合保稅區自身具有對外開放的特殊功能,可以為自貿試驗區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和壓力測試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自貿試驗區許多創新舉措在綜合保稅區率先取得突破,綜合保稅區已成為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驗和創新舉措的先行區。
泉州晉江的金鷹(福建)印刷有限公司制作的產品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加速復制推廣創新成果釋放改革紅利
2015年以來,省政府先后下發了一系列關于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工作的文件,對復制推廣上海、福建、廣東、天津等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工作提出了要求。
泉州市于2015年6月13日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廣自貿試驗區可復制改革創新試點經驗的實施意見》(泉政文〔2015〕69號),結合泉州實際,從全市范圍、國家級開發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場所)3個層級,提出了103項創新舉措。
泉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泉州在落實先行先試創新舉措的基礎上,主動接受自貿試驗區政策輻射,持續推動落實省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試點經驗,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發展。
截至目前,省政府共部署復制推廣8批自貿試驗區創新成果,共179項創新舉措。除僅限定在自貿試驗區內實行的創新舉措或尚未有相關業態進行承接復制和省上權限暫未下放等情況,泉州已復制落地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159項,并逐項逐條進行了任務分解,要求各級各部門明確具體措施、時間節點、責任人,確保落實到位。
越來越多的福建“自貿經驗”走向了全省乃至全國。去年底,為做好新一批自貿改革創新全省復制推廣工作,省自貿辦結合第三方評估和改革成效摸底,梳理出50余項創新成果,廣泛征求三個自貿片區和30余個省有關單位意見,根據實施效果好、企業受益廣、推廣成本低、風險可控制的原則,進行反復篩選,最終確定23項第八批創新成果推向全省,包含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政府服務等多個方面。
至此,福建累計有179項自貿改革試點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34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6項試點經驗列入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有效發揮了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試驗田作用,優化提升了營商環境,讓企業有獲得感。
省自貿辦將進一步完善條塊結合的復制推廣工作機制,積極推動各級各有關部門把自貿創新成果充分運用好。加強與設區市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溝通,推動各市(區)壓緊壓實責任,把任務分解落實到位。推動省各牽頭責任單位加強業務指導,實時跟蹤復制推廣事項的推進情況,及時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定期梳理復制推廣工作成效,對效果明顯的創新舉措,進一步向部際聯席會議推薦,爭取在全國復制推廣,貢獻更多“福建經驗”。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省創新研究院擬規劃設立總規模100億創新投資基金2021-06-24
- 福建省舉辦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2021-06-24
- 創新路徑,讓福建經濟插上資本的翅膀——資本市場服務高質量發展論壇觀察2021-06-24
- 福建開展城區公共空間經營性停車場專項整治2021-06-24
- 6月23日福建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2021-06-24
- 福建省慶祝建黨百年文藝演出在福州舉行2021-06-24
- 今年中考期間福建無明顯高溫天氣 注意防范雷雨2021-06-24
- 200家!福建公布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2021-06-24
- 福建啟動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行動2021-06-24
- “618網購節”期間福建省網絡零售額428.8億 居全國第6位2021-06-24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點擊播放量破5.5億!“追尋建黨百年足跡——2021-06-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