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建新聞
      分享

      東南網11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旻)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創新實踐地。

      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提出建設生態省的戰略構想;2002年,正式提出建設生態省戰略目標。福建生態省建設的“接力棒”,一任接一任扎實推進,綠色已成為福建發展最亮麗的底色。

      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調研時提出“生態美”的期冀,強調要大力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跨越發展和生態環境協同共進。

      201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的第一站來到武夷山國家公園,他諄諄告誡:“武夷山有著無與倫比的生態人文資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10月,在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我國公布了正式設立的首批五個國家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名列其中。

      “綠色是福建一張亮麗名片。要接續努力,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省建設布局,科學制定時間表、路線圖。

      殷殷囑托銘記于心。福建干部群眾沿著習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努力推進生態“高顏值”、經濟“高素質”,高質量發展呈現和諧和美景象。2020年,福建是全國唯一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全優,且所有地級市人均GDP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今年1—9月,全省九市一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1%,高于全國平均數12.3個百分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全優、領先全國。

      高位突破 生態治理優中求進

      多山多水多綠的福建,在生態環境質量長期優良的高起點上,如何高位推進生態省建設,把“生態優等生”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省委書記尹力指出,要抓好防治污染和生態修復,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是生態治理優中求進的首要任務。

      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展開——

      藍天保衛戰。堅持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實施工業爐窯、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等項目500個,創新大氣熱點網格智能監管機制,PM2.5濃度優于全國平均水平近40%;

      碧水保衛戰。連續四年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目前小流域Ⅰ~Ⅲ類水質比例96.9%,比2016年基準年提高21.3個百分點,完成207個農村“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144個環境問題整治;

      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提升到186.9萬噸/年;

      碧海保衛戰。分類梯次推進海灣綜合整治,強化涉海排污口和海漂垃圾智能監管、智慧治理,打造碧海銀灘、灣美岸綠的美麗海岸帶,全省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82.9%。

      五年來,福建高質量構建污染防治共治體系,圓滿完成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兩年優秀,位居全國前列。

      生態保護修復,全速推進——

      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構建,目前已覆蓋全省70%以上的典型生態系統、85%以上的珍稀瀕危物種;

      重點流域治理系統推進,閩江、九龍江等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全面實施;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廣“長汀經驗”,全省水土流失率下降至7.52%;

      城鄉綠化一體化推進,九市一區國家森林城市和所有縣(市)省級森林城市實現“兩個全覆蓋”。

      2020年,福建生態成績達到歷史高位,全省70%以上建制村創建“綠盈鄉村”,“綠化、綠韻、綠態、綠魂”遍布鄉間。

      看得見的高顏值,摸得到的獲得感,“十三五”期間,福建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達到91.9%。

      體制創新 改革引領生態建設

      三明沙縣,滿目蒼翠,林海茫茫。連綿的山林,正通過林票等形式,不斷帶來山林添綠、林農增收的雙贏機遇。僅沙縣區,發行林票的村莊可年均增加村集體收入超7萬元。

      林票制度,是三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探索之一。

      2020年,林票制度入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向全國推廣。至2021年9月,三明全市已發行林票面積11.34萬畝,金額達1.12億元。

      近年來,我省持續深化林業林權改革,激活綠色新動能:探索林業金融新產品,在全國率先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率先開展林權抵押貸款、創新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全面推進林長制……

      沉睡的山林成為“綠色銀行”,改革之手“點綠成金”。

      2016年,我省被列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省建設進入提檔升級新階段。

      緊扣創新改革的主線,福建大膽改、深入試,為綠色發展探路。

      堅持綠色導向。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每年與九市一區黨政“一把手”簽訂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建立經常性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取消對南平龍巖、三明、寧德4個山區市,34個縣(市、區)及平潭綜合實驗區的GDP指標考核;出臺《福建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福建省省直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筑牢生態環境保護全鏈條責任體系。

      優化綠色布局。全省陸域國土面積的26.08%被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編制實施“三線一單”,建立“1+10+N”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嚴限“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加強綠色管控。先后頒布施行《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等20多部地方性法規,率先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入地方性法規;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省市縣三級的生態云平臺,智慧監管、精準治污;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無縫銜接工作機制,探索“補植令”等生態恢復性司法。

      實現綠色價值。開展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試點,形成一批具有山海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覆蓋全省主要流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1+10”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環境權益交易全面推行,排污權累計成交17.18億元,活躍度居全國前列。

      2020年,經中國工程院評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26項重點任務全面完成,按期取得了38項重大改革成果,39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向全國復制推廣,為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貢獻了福建智慧。

      聚焦“雙碳” 錨定綠色發展道路

      9月12日,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的海洋碳匯交易平臺,首宗海洋碳匯交易完成,開啟了“藍碳”交易的福建篇章。

      海洋“藍碳”和森林“綠碳”,是我省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提升碳匯能力的切口之一。

      全國率先將陶瓷業納入碳交易市場,全國首單以遠期碳匯產品為標的物的約定回購融資項目落地南平,創新碳票、林票等模式……在全國碳中和領域,福建的身影尤為亮眼。

      經過4年探索,福建的碳市場機制日趨成熟,實現了配額總量、交易規模的“雙增長”。2020年,福建碳市場發放的年度配額總量已突破2億噸,位居全國試點省份第三;林業碳匯累計成交4182.9萬元,成交額居全國首位。

      碳中和項目、碳匯交易市場的加速生成,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不斷優化,已成為福建綠色發展的重要推手。

      五年來,福建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不斷調結構、優布局、強產業、全鏈條,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體系。

      總量減排有序推進。傳統優勢產業的土地、能源、水消耗強度不斷降低,對高耗能高排放實行能效、物耗監管;在石化、化工、印刷、涂裝等重點行業實施800多個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程;98.6%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累計淘汰燃煤鍋爐2058臺、15000多蒸噸。

      動能轉換全面提升。全省風電、光電、核電有序發展,清潔能源裝機比重56%,高出全國7個百分點;大力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新型功能材料、生物醫藥等4個集群入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5500億元。

      數據顯示,我省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十三五”期間累計下降幅度超20%,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減排目標任務,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優于全國平均水平40%;單位GDP能耗優于全國平均水平32%。

      以占全國1.3%的土地、2.8%的能源消費,創造了占全國4.3%的經濟總量,福建這五年,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在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中走前列,福建有責任、有義務,也有基礎、有優勢。

      《福建省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實施方案》審議通過,建立健全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被納入生態省建設總體布局,以推動我省經濟發展各領域全過程綠色低碳轉型。

      “電動福建”駛入快車道,全省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3.19萬輛;福建省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成為全國首個實現碳中和的工業園區,一批海上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正加快建設;全省首家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和福建省海洋碳匯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碳中和創新研究中心等平臺,共同為福建“雙碳”提供人才、科技支撐……綠色經濟蓬勃發展。

      10月,《福建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正式印發實施,提出我省將聚焦“雙碳”目標,加快推進綠色發展,系統開展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和美麗園區等“五大美麗”建設,不斷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示范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持續抓好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加快推動“雙碳”工作、繼續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向著美麗中國示范省份的目標,福建步穩蹄疾。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另类少妇17p|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成AV人网址| 婷婷亚洲天堂影院|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亚洲黄片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日韩av无码|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