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香,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探訪。
位于武夷山東部的古村落下梅村,曾是一座清代古茶市。據《崇安縣文史資料》記載:“康熙十九年(1680),其時武夷茶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竹筏三百艘,轉運不絕。”因其厚重的歷史底蘊,吸引游客前來觀光。
走進其間,一座由茶葉、竹筏、浪花及半個地球儀狀的基座組成的雕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引人注目。
據當地人介紹,該雕塑是為了打造萬里茶道起點城市標志而設計,反映了武夷山作為萬里茶道水運起點的繁忙景象。
萬里茶道興起于17世紀初,是繼“絲綢之路”后在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國際商道。武夷山因為盛產茶葉成為萬里茶道的起點。
以該雕塑的落成為契機,塵封許久的萬里茶道陸續在人們消失的記憶中找回,一幅復興萬里茶道盛景圖正在福建徐徐展開……
保護為先,筑發展之基
萬里茶道縱貫南北,途經中國境內九省區,留下了豐富的遺址、遺存。
作為萬里茶道起點城市所在地,福建全力參與全國萬里茶道聯合申遺工作。第一時間組織專業文物專家力量,摸排梳理出6個大項58個萬里茶道文物點,經研究和遴選后,推薦上報6個大項39個點作為萬里茶道福建段的申遺點。
2014年11月15日,第三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武夷山)中蒙俄市長峰會開幕式在武夷山下梅村舉行。以峰會的成功舉辦為契機,福建在武夷山成立了萬里茶道文化研究院,并爭取到萬里茶道國際聯盟城市秘書處落戶武夷山,使其成為聯絡沿線城市、加強信息溝通、深化聯動協作的常設機構,為進一步開展萬里茶道人文歷史研究創造條件。
2019年3月,國家文物局將萬里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乘勢而上,同年12月,萬里茶道申遺推進會在武夷山成功舉辦。福建與萬里茶道沿線省區的文物部門圍繞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和利用進行了討論,為申遺進一步凝聚共識、交流互鑒,構筑起保護利用新格局。
萬里茶道因茶而興,承載了歷史悠久的茶文化,沿線更是留下了多樣的人文與自然景觀,在當代兼具經濟與人文價值。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福建自覺將責任擔在肩上,充分挖掘萬里茶道的歷史內涵和價值,將茶文化融入新時代的發展。
開通“絲路、茶路”中歐旅游專列,開設“茶路”沿線國際旅游精品線路,進行“印象大紅袍”大型山水實景表演,舉辦茶博園茶旅體驗活動,構建集航空、鐵路、公路為一體的旅游交通網……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武夷山為龍頭,福建大力推進萬里茶道文旅項目策劃與推介,全面推進茶文旅融合發展,著力推動山水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轉變、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茶旅結合向全面茶文旅融合轉變。
以茶為媒,搭友誼之橋
萬里茶道全程1.3萬公里,開展以茶葉為主要商品的國際貿易,帶動了沿線各國200多個城市的發展,更承載著因茶而起、因茶而興、因茶而融的深厚情誼,促進了亞歐大陸城市之間的人文互通、商旅合作、經貿往來。
在福建,有山的地方就有茶。近年來,福建以茶文化為紐帶,加快推動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
2016年以來,福建已組織開展“閩茶海絲行”經貿活動7次,舉辦閩茶專場推介會16場,參加國際茶展6個,簽訂經貿合同33億元,設立閩茶文化推廣中心12個。去年,全省茶葉出口額達5.1億美元,居全國首位。
如今,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福茶”更是香飄全球——
旅居海外的閩籍僑胞約1600萬人,分布在188個國家和地區。福建發揮豐富僑資源優勢,大力推動“福茶”文化走向世界。
今年5月,由省僑聯發起的“福茶驛站”正式授牌啟動,以“福茶”為紐帶,打造開展茶文化國際交流的公益性平臺,成為“以僑為橋”的實踐之一。截至目前,福建已授牌美國、英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安哥拉等23個國家和地區的25個僑社團和文化類場所作為首批“福茶驛站”,與國內17家茶企簽約作為合作單位。同時,福建充分發揮在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家設立的9家福建文化海外驛站和9家福建海外旅游合作推廣中心優勢,大力開展“一杯茶、一座樓、一條路”國際營銷,講好福建的“茶故事”。
6月29日,2022年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茶文化論壇在“中國白茶之鄉”寧德福鼎市舉行。論壇上,中茶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朱立業、英國福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李光喜等8人,受聘為“福”文化及“福茶”海外宣傳員,接力講好福建茶文化的國際故事,增進福建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互鑒。
近年來,“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游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海峽兩岸茶葉博覽會、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等活動成功舉辦多屆,“福建聲音”不斷增強。福建還致力于搭建茶文化展示窗口、經貿合作平臺和文化交流橋梁,持續擴大國際“朋友圈”。
互聯互通,壯開放之勢
一片葉子,跨越千山萬水,讓中國茶融入了草原的奶,也融入了俄羅斯人的日常飲料之中。萬里茶道成為象征中國對外開放的一條文化紐帶。
長期以來,茶葉出口在福建農產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拓展名優茶的種植和生產的同時,福建積極拓展國際銷售市場,現主要出口至中國香港及馬來西亞、緬甸、日本、越南、美國、歐盟等國家或地區。2010—2020年,福建省茶葉出口貨值年均增長率高達20.4%,出口貨值占全國茶葉出口的比重由8.5%提升至20.5%,茶葉出口呈現快速發展趨勢。
一片葉子的“出海”之旅,映襯出的是福建擴大開放的恢宏氣象。
2021年1月21日10時19分,首班武夷山“國際貨運班列”在武夷山陸地港鳴笛發車,從武夷山出發經新疆霍爾果斯抵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等中亞港口;同年6月5日,載有閩北茶葉及相關貨物的首列“大紅袍號”列車順利開行,譜寫了萬里茶道的新篇章。武夷山中歐班列現已實現常態化運行,推動當地外向型經濟大步向前。
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新時代賦予福建的光榮使命。
2018年12月,福建率先開行“絲路海運”,旨在打造開放合作、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航運物流生態圈。3年多來,“絲路海運”聯盟成員單位已增加到200多家,86條“絲路海運”命名航線相繼開行,聯通27個國家99個港口的航線網絡初步構建。今年初,福建啟動建設“絲路海運”信息化平臺,力爭通過匯聚“關-港-航-貿”等多維度數據資源,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國際物流解決方案。在“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實施背景下,萬里茶道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福建是中國最早開放的省份之一,如今疊加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絲核心區、綜合實驗區等多重利好,形成了獨有的“多區疊加”戰略優勢,福建必將抓住機遇,用政策“好牌”打出發展“好局”,為復興萬里茶道貢獻福建力量。
本報記者 蔣豐蔓
責任編輯:趙睿
- 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2022年第二次安全專項檢查督導啟動2022-09-16
- 全國首單紅樹林藍碳生態保護保險在閩落地2022-09-16
- 8月份福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9%2022-09-16
- 福建隨遷子女就讀公辦校比例達93.7%2022-09-16
- 福建:10年新增公辦園學位65.8萬個2022-09-16
- 15日福建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2022-09-16
- 公示!福建這些集體和個人擬獲全國表彰2022-09-16
- 福建建成農村公路9.4萬公里 組建1960名鄉村道專管員隊伍2022-09-16
- 福建省防指要求做好第14號臺風“南瑪都”防御工作2022-09-16
- 前8個月福建省外貿進出口增長10.6%2022-09-16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這十年福建教育基本滿足人民群眾“有學上”需2022-09-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