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建新聞
      分享

      福建:守護那片珊瑚海

      東山島東南部的珊瑚海(資料圖片 東山縣生態環境局供圖)

      福建:守護那片珊瑚海

      東山優勢珊瑚種之一——標準蜂巢珊瑚。(資料圖片)

      福建:守護那片珊瑚海

      為保護珊瑚礁,志愿者在打撈海洋垃圾。(資料圖片)

      福建也有珊瑚?是的!

      發育和保存在我國大陸沿海最北端的造礁石珊瑚群落,位于福建東山島東南部的近海中,名為“東山珊瑚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東山珊瑚保護區”)。

      珊瑚礁占全球海洋面積不到0.1%,卻是25%的海洋生物種類的庇護所,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生態系統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產力最高的典型生態系統之一,對人類社會、海洋生態環境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由于氣候變化、人類活動影響,全球珊瑚礁生態系統面臨退化威脅。

      1997年,經省政府批準,東山珊瑚保護區建立。這是我省唯一的珊瑚保護區,目的是保護以造礁石珊瑚群落為主的珊瑚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珊瑚及其棲息地。多年來,東山珊瑚保護區與我省各級部門、社會組織及廈門大學等高校攜手合作,共同守護那片珊瑚海。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那片鮮為人知的神秘海底世界。

      東山島有片珊瑚海

      10月底的東山島上海風呼嘯。旅游旺季已過,但在“網紅”景點蘇峰山環島路上,仍有游人在尋覓海景、打卡拍照。

      借助美麗的海島風光,東山島聲名漸起,前來體驗帆船、沖浪、潛水的游客越來越多。但東山珊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會提醒游客,被紅色浮標圍起的海域不能靠近,因為那是珊瑚保護的核心區域。

      “東山島有珊瑚,很早以前漁民就知道。但那時人們還沒有環境保護意識,有人甚至把撿到的珊瑚拿去做工藝品。”東山珊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林鋒向記者介紹說,珊瑚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由珊瑚蟲聚集而成。造礁類珊瑚的珊瑚蟲,能從海水里吸收鈣元素和碳酸根離子,合成碳酸鈣生成“骨骼”,珊瑚蟲死后“骨骼”就化為礁石,成為新珊瑚蟲的地基,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積累上萬年長成海底珊瑚礁。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礁的框架生物,與珊瑚蟲一起構建起整個珊瑚礁的形態。東山珊瑚保護區是目前我國大陸沿海最北端發育和保存較好的造礁石珊瑚群落。

      為什么會在東山?

      在廈門大學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駐站的劉遲遲博士告訴記者,珊瑚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8~28攝氏度,東山島地處我國東海與南海交界處,受到夏季上升流、冬季北方沿岸流等洋流的綜合影響,海域形成了滿足造礁石珊瑚生長的極限條件。

      東山珊瑚保護區總面積3680公頃,分為頭嶼、雞心嶼、澳角三個片區,珊瑚分布密集區面積約為500公頃。林鋒介紹說,根據2007年的本底調查,海域內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共出現3目15科39種,其中有8種造礁石珊瑚被列入世界瀕危保護物種。

      為保護這些珍貴又脆弱的珊瑚,東山縣劃定東山珊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面積1500公頃、緩沖區面積1075公頃、實驗區面積1105公頃;制定了《東山珊瑚礁保護管理辦法》,開展保護區面積范圍和功能區劃勘界工作,在三個片區設立了公告、警示牌,并不斷進行宣傳。

      將“人類的眼睛”放入深海

      東山島蘇峰山麓,福建臺灣海峽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東山實驗場(即“廈門大學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以下簡稱“東山站”)已在此駐扎5年多。

      在東山站一樓的珊瑚保育室中,養殖缸里躺著十幾株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珊瑚,水流中,叢生的觸角微微擺動。

      “這些都是白化了的珊瑚,在保育室人工環境恢復健康后,將會被重新放回它們原來的家。”每天,劉遲遲都會來和這群小家伙打招呼。

      劉遲遲告訴記者,全球變暖導致的生態系統體系轉變,正在全球范圍內緩慢發生。相對于我國其他珊瑚群落,東山的珊瑚生物群落更易受到水動力條件變遷、氣候變化的影響,對其開展長期監測具有重要的科學與環境價值。

      “珊瑚保護不僅有巨大的生態和科研意義,也具有戰略意義。”劉遲遲說,作為海洋物種的庇護所,珊瑚礁的退化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破壞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許多海洋物種失去它們的棲息地和育幼場后,種群將迅速衰亡甚至滅絕。珊瑚礁為海岸線提供了保護,沒有珊瑚礁,海岸線將會被迅速侵蝕,在海平面上升的趨勢下,許多島國甚至可能從地圖上被抹去。

      近年來,廈門大學積極介入東山珊瑚群落保護研究,成為堅實的科研后盾,助力我國高緯度珊瑚的保育與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我們既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對造礁石珊瑚的影響,也想摸索出適合東山本地珊瑚品種的保育和生態修復技術。”劉遲遲說。

      2017年6月正式啟用以來,東山站多角度對東山珊瑚群落進行觀測研究。2019年3月,東山站工作團隊在保護區的東門嶼東北側海域,布放了全省首套海底有纜珊瑚生態在線觀測系統(CECO)。

      如同將人類的眼睛放入深海,CECO實現了東山珊瑚礁區海洋環境及珊瑚礁生長狀況的長期、連續、實時、在線監測,大大豐富了東山珊瑚礁區海洋環境的監測方法與手段,也為未來的立體監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這遠遠不夠。原位觀測雖是海洋生態系統長期觀測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存在維護成本高、生物附著嚴重、水體濁度影響大、通信連接不穩定、帶寬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影響了數據質量。

      針對難題,今年東山站集中開展關鍵技術研發攻關。3月初,東山站成立海洋儀器研發實驗室。其中,劉遲遲領銜的研發團隊就對原有在線觀測系統進行了優化升級。

      劉遲遲透露,他們對系統的觀測參數進行了升級擴容,不僅包括多種水質參數、典型造礁珊瑚生物群落生長狀態的實時監測,同時還運用圖像增強技術,進一步優化了近岸高濁度水體的水下視頻影像數據。同時,通過機器學習、水下視頻目標識別,系統初步具備了“魚臉識別”功能,實現珊瑚覆蓋率、珊瑚生長率、魚類密度、魚類種類等衍生數據的產出。

      特別是水下攝像頭這一核心部件,著重得到改進。由于洋流等多重因素影響,東山海域海水富營養化,水體濁度高,如何捕捉到清晰的圖像?水下攝像頭非常關鍵。“水下光學窗口特別容易形成生物附著,一般一至兩周時間就需要潛水員下水進行手動清潔。我們改進了機械刷自潔功能,已將清潔周期延長到1~2個月,未來希望能實現3~6個月的維護周期。”劉遲遲說。

      今年8月,在東山近岸海域,東山站完成了為期兩個月的新一代CECO海試工作,數據已正式入庫至廈門大學海洋監測與信息服務中心的海洋云平臺。

      “新系統上線滿足了珊瑚生態系統長期原位觀測的需求。”劉遲遲說,“我們還計劃投放更先進的水下監測設備,監測相關海域的藻類等生物,完善赤潮預警機制,為近岸海洋生態學研究及多學科交叉研究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一起守護“海洋的熱帶雨林”

      保護珊瑚,人人有責。

      今年6月,東山珊瑚保護區聯合東山縣人民法院、保險公司,以成本共擔的方式,為雞心嶼片區面積約612公頃的珊瑚群落投保100萬元,此舉成為全國首創。

      “在保險期內,如果海域發生事故造成生態破壞或環境污染,保險公司將先行墊付應急救援、生態修復產生的費用,避免對海底珊瑚礁的損害擴大。”林鋒說,保護區不斷創新機制,與縣法院、檢察院和當地政府康美鎮簽訂共建協議;聯合多部門開展公益課堂、海洋公益論壇等相關宣傳活動,提升群眾對海洋物種的認知和生態保護意識;今年,還購置了無人機、“天眼”監管系統及水下監控系統,提升管護水平。

      今年10月,東山珊瑚保護區本底調查和保護監測服務項目開標。

      “時隔15年,保護區再次啟動本底調查。”林鋒說,調查將更清晰了解目前保護區海域珊瑚群落資源現狀,評估珊瑚群落生物棲息環境狀況,并針對東山海域典型造礁珊瑚物種的個體生長狀態、群落動態變化以及分布水域的水質環境特征開展長期監測,“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地保護”。

      “這是東山珊瑚保護區的主要優勢種之一——木珊瑚科的盾形陀螺珊瑚,本地的優勢種還有標準蜂巢珊瑚、鋸齒刺星珊瑚……”在東山第二中學的海洋生物標本館中,館長楊端敏如數家珍地介紹。

      該標本館創建以來,已收集了包括海龜、硨磲、鸚鵡螺、紅珊瑚等珍稀動物在內的1200多種海洋生物標本,幾乎涵蓋臺灣海峽的全部物種,逐步發展成為集科研、生物教學和標本制作、種類保存于一身的海洋生物學習和科研基地,并成為東山保護海洋宣傳活動的重要一員。

      志愿者木木(化名)常來這里擔任科普講解員。從廈門回到家鄉后,她參加了東山縣海洋保育志愿者協會,加入“東海衛士”隊伍。協會成立3年來,志愿者不斷開展清潔海灘、潛水清理海洋垃圾、公益調查、組織珊瑚攝影展等活動,為東山的生態環境、珊瑚礁生態保護貢獻力量。“僅2021年,協會就開展了45場公益活動,462名志愿者累計志愿服務1201.2小時,清理了688公斤海洋垃圾。”木木說,今年還為東山海洋保護制作了IP、文創產品和宣傳歌曲。

      “漁網、白色垃圾的漂移及附著,對珊瑚的損傷特別致命,但清除這些垃圾要潛入6至7米深的海中,危險性很大。”東山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邢淑晶說,當地吸納了海洋環保公益組織的20余名專業潛水員,常態化清理珊瑚保護區海漂垃圾,累計已回收和清除垃圾36噸;同時組建專業化海上環衛隊伍,建立健全近岸海域海漂垃圾治理長效機制。

      今年以來,東山縣海漂垃圾分布密度為339.5㎡/km,低于漳州市全市考核指標474㎡/km。漳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海洋環境需要綜合、系統治理,近年來漳州市共籌劃實施了26個海域綜合治理生態修復項目,不斷推動提升東山灣海域水質;實施東山八尺門海域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工程,打通東山灣、詔安灣海水自然交換通道,種植紅樹林4萬株,建成了海域綠色屏障,推動海水流動的大循環。

      “保護珊瑚,每個人都有責任。”劉遲遲說,由于東山珊瑚群落位于近岸海域,更容易受到人類活動影響,希望更多人樹立起保護意識,掌握保護技巧,參與保育工作。

      目前,所有種類的石珊瑚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劉遲遲說,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在海邊游玩時避免直接踩踏珊瑚,更不要為了采集紀念品而破壞它;不要在海邊傾倒垃圾和廢物;不購買珊瑚制品;遵守法律,遵守生態旅游規則……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亚洲18在线天美|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华液一二三产区|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