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16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近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3年第17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6大類食品724批次,合格721批次,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項目涉及微生物污染問題、質量指標問題、重金屬污染問題。
監督抽檢的食品類別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餅干、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食糖、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特殊膳食食品。
標稱晉江市三和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12月13日生產的香瓜子(鹽焗味),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銷售單位為泉州茗薈超市有限公司。
標稱福建龍巖閩源貿易有限公司2023年1月29日生產的腐竹,蛋白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銷售單位為龍巖市大鴻潤福超市有限公司。
標稱霞浦縣金東洋海帶加工專業合作社2022年11月22日生產的金東洋鹽漬海帶嫩苗,鉛(以Pb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銷售單位為臺江區鳳意便利店。
針對抽檢不合格產品,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者開展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停止銷售、下架、召回和公告等法定義務,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特別提醒消費者,如購買或在市場上發現通告所列的不合格產品,請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進行投訴舉報。
抽檢不合格項目都有哪些風險?
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中烘炒工藝加工的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霉菌的最大限量值為25CFU/g。霉菌超標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環境或生產設備衛生狀況不佳;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蛋白質是生物體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能夠調節體內的新陳代謝,給機體提供必需氨基酸。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引起機體代謝率下降,對疾病抵抗力減退,可能引發器官損害。《非發酵豆制品》(GB/T 22106-2008)中規定,腐竹(干燥)的蛋白質含量應≥45.0g/100g。腐竹中蛋白質含量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以次充好,也可能是未進行嚴格的出廠檢驗保證產品質量。
鉛是一種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長期食用鉛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的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產生損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藻類及其制品(螺旋藻及其制品除外)中鉛的最大限量值為1.0 mg/kg(干重計)。鉛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在生產時未對原料進行嚴格驗收;也可能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工設備、容器、包裝材料中的鉛遷移帶入。
責任編輯:趙睿
- 舉辦校企對接活動 閩西南五地市攜手送崗引才2023-05-17
- 福建省金融系統積極推動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提質增效2023-05-17
- 正在公示!福建22家“中華老字號”企業通過復核2023-05-17
- 全民營養周系列活動啟動 福建省首批營養食堂獲授牌2023-05-17
- 福建十項行動推進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2023-05-17
- 40年征程,福建體育品牌國際代言人的攻防戰(四)2023-05-17
- 40年征程,福建體育品牌國際代言人的攻防戰(三)2023-05-17
- 40年征程,福建體育品牌國際代言人的攻防戰(二)2023-05-17
- 40年征程,福建體育品牌國際代言人的攻防戰(一)2023-05-17
- “海綿”讓城市更有彈性 排水防澇能力顯著提升2023-05-17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全民營養周系列活動啟動 福建省首批營養食堂2023-05-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