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8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徐文錦)11月6日,在第24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第33屆中國新聞獎正式揭曉,我省14件新聞作品榜上有名,獲獎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縱觀我省獲獎作品,無不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折射出全省廣大新聞工作者牢記初心使命、積極踐行“四力”的嶄新成效。
近年來,我省新聞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主責主業,以更高標準和更嚴要求履職盡責、精耕細作,通過一件件精品力作,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營造濃厚氛圍、凝聚精神力量。
圍繞主題主線,謳歌偉大時代
高舉旗幟,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首要職責。
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高揚新思想偉大旗幟,福建新聞人責無旁貸。
為發揮福建獨特優勢、深挖用好理論富礦,福建日報采寫組耗時四年半,上溯到理論源頭和實踐起點,追循習近平總書記當年開展統戰工作的足跡,前后采訪近百名統一戰線人士,完成了長篇通訊《廣納萬川入海 畫好同心大圓——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關于統戰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去年,該報道一經推出,迅即在全國引發熱烈反響。今年,該作品榮膺第33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舉措。
著眼鑄魂立心,全省各級媒體一方面開辟“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等專欄,記錄全省上下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的最新進展、典型經驗;另一方面組織專題采訪、追尋領袖足跡,推出“敏言”重磅文章,用好福建日報社“屏山君”專欄、省廣播影視集團理論節目《中國正在說》,推出一批宣傳闡釋文章或節目,積極打造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宣傳研究高地,引導干部群眾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內化、轉化的文章。
文章合為時而著。生逢偉大時代、記錄偉大時代、謳歌偉大時代,全省新聞戰線盡銳出戰,用一篇篇報道、一個個音視頻講好福建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廣播消息《全國首張林業碳票首次分紅》、通訊《三代人七十二載的守護》、新聞紀錄片《滬明往事》、國際傳播報道《新聞特寫:當咖啡遇上茉莉花》……一件件精品力作讓新時代新福建的強勁脈搏傳得更遠。
飛速發展的福建,處處都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奮斗故事,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積極唱響新福建建設主旋律,中央駐閩媒體以及省屬主流媒體每季度都會提前策劃新聞選題,并積極參與“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等主題采訪活動。今年,以大興調查研究為契機,中央駐閩媒體以及省屬主流媒體記者深入八閩大地,進園區、入企業、訪農戶,推出一批重磅調研報道,大力宣傳全省上下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火熱實踐,大力宣介福建發展的政策機遇,全面展示八閩兒女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良好風貌,提振全社會發展信心。
我省新聞戰線還緊緊圍繞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四大經濟”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開展采訪報道。福建日報社、省廣播影視集團分別推出《一線觀察+》《一線調研》等欄目,呈現福建全省干部群眾爭優爭先爭效的積極舉措和成效,多渠道、多視角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奮進的良好輿論氛圍。
深入踐行“四力”,講好福建故事
“新聞是歷史的底稿,而記者是留下這份底稿的人,這也是我熱愛新聞事業的原因。”“少數人的逆行,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前行。作為記者,我很慶幸自己能夠在現場,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這份勇敢,傳遞出這份溫暖。”今年9月,在福建新聞戰線第十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比賽現場,全省優秀記者代表現身說法,講述各自深入基層采訪的心路歷程,令無數人動容。
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踐行“四力”,是做好新聞工作的“寶典”。
在新聞一線“戰斗”18年的福建日報社記者張永定,通過攝影作品展示了他跟隨福建抗震救災隊奔赴汶川救援以及福建醫療隊馳援上海的多次逆行采訪經歷;省廣播影視集團青年記者李穎瑞分享了凌晨4時到達福州鼓嶺,記錄下美國的“鼓嶺之友”林恩通過線上視頻重溫兒時家園的感人故事;漳州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曾雅碧講述了幫助抗美援朝烈士找尋親屬的艱辛歷程……透過記者的筆觸和鏡頭,人們體味平凡中的不凡,感悟堅守的力量,收獲身邊的感動。
更多的新聞工作者在深入基層,踐行“四力”中感受著時代脈動。
“新春走基層”是新聞戰線10多年來的優良傳統。今年春節期間,我省新聞戰線積極組織新聞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群眾生產生活,熱情書寫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生動呈現八閩大地欣欣向榮、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
福建日報社、省廣播影視集團、廈門廣電集團、龍巖市融媒體中心等新聞單位記者蹲守醫院,抓取生動細節,反映關鍵時刻廣大醫護人員的堅守與擔當;福州日報社、寧德電視臺、三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探訪重點項目火熱的建設現場,呈現各地經濟發展的回升趨勢;省廣播影視集團聯合全省20多個市縣融媒體中心打造系列報道“八閩大拜年”,展現浸潤在福建人民生產生活中的“福”文化。
做好融合文章,提升傳播效能
省新聞戰線融媒體業務能力競賽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在八閩大地吹響了新聞戰線大練兵的“沖鋒號”。
來自各設區市黨委宣傳部及市記協、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宣傳與影視發展部、福建日報社、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的“精兵強將”,通過跨單位組合、跨媒介融合組成35支全媒體采編團隊,圍繞“四大經濟”、民營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發展、兩岸融合發展等省重點工作,創作融媒體作品,進行同臺比武。
這是我省新聞戰線重視新聞隊伍建設、持續推動媒體融合業務技能提升的生動縮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只有強化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以強大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才能更好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
我省各級主流媒體正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深度融合的無限可能。目前,三明、龍巖已建成市級融媒體中心,其余設區市也正加快媒體自身的內部融合,根植地方特色,擴大優質內容供給,提升“造血功能”,做大做強現有主流媒體,已初有成效。在第33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引領觀眾沉浸式體驗福建十年飛速發展的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合報道《互動視頻|太空看福建:用奮斗譜寫新篇章》,以及福清市融媒體中心的融合報道《潮起東方,尋找百強“共富”密碼》斬獲第33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媒體融合發展也大力推動了國際傳播方式的創新,助力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今年6月,福建國際傳播中心(臺港澳傳播中心)掛牌成立,搭建起覆蓋海外的多層次、立體式傳播矩陣,策劃推出《MoliMoli》等英語新聞欄目,通過記者深度體驗福建的文化、美食、民俗等,生動講好福建故事,讓世界看見一個真實、鮮活、現代的福建。
著眼未來,我省新聞戰線正積極推動體制機制、內容建設、技術手段、運營管理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構建起中央、省、市、縣四級貫通,業務協同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新時代飽含新期待,新征程呼喚新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省新聞戰線將肩負崇高使命,繼續腳踏實地、奮發有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提供有力輿論支撐。
責任編輯:趙睿
- 第二屆福品博覽會將在福建福州舉行2023-11-07
- 2023年福建省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周在福州啟動2023-11-07
- 福建冷空氣到崗 早晚溫差拉大2023-11-07
- 福建省社會組織與老區村結對幫扶 已生成項目5000余個2023-11-07
- 福建三明發布全國首張林業生物資產票據2023-11-07
- “陽光1+1·奮進新征程”福建省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公益創投項目推介會在榕舉行2023-11-07
-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張金龍接受審查調查2023-11-07
- 福建南平通過一批人事任免2023-11-07
- 福建:金融支持讓民營企業“有感有得”2023-11-07
- 學青會首日 福建選手公開組收獲兩金2023-11-07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首批“福建制造”純電動礦卡出口印尼2023-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