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0月20日訊 (記者 任秋霜)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為全面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以實際行動支撐推動福建高質量發展,10月20日,在建校88周年之際,福建農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簽約暨特色產業鏈成果發布會在福州舉行。來自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兩百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大會重點推介了菌草、蘭花、甘蔗、茶葉等21個特色產業鏈服務方案,水稻、辣椒、萘李、番茄等124個優質品種,以及生物育種、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智慧農業等方面的500個重點專利,全方位展示福建農林大學在農林科技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簽約儀式上,來自福建農林大學、政和縣、仙游縣、農業企業的代表圍繞育種技術、種苗繁育、智慧農業、食品加工等領域,完成了成果轉化類、技術開發類、技術服務類、校地共建類等四大類型近30個項目簽約,總金額超1.7億元。
為進一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高校前沿科技成果賦能鄉村產業全面振興,大會集中發布了一批包括菌草、甘蔗、蜂、銀耳、番茄、茶、大黃魚在內的21個覆蓋全產業鏈的成果組合。其中,甘蔗產業鏈技術攻關和應用推廣主要依托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該中心是我國糖料界唯一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蜂產業鏈技術成果在全國27個省(自治區)推廣;智能設施裝備及調控、番茄產業鏈解決智能裝備設置、智能環境調控、蔬菜種植等關鍵技術相關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些成果突破了從種子到產品的系列關鍵技術,為支撐我省特色農業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動力。
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本次大會還啟動了福建農林大學存量科技成果盤活行動,推出一批應用前景廣、轉化潛力大的優質選育品種和創新發明專利,以及新材料新技術。
同時,大會還開展了校地校企成果轉化需求對接交流會,設立了農科類、理科—文科類、工科類分會場,企業代表與成果完成人就供需信息進行了深入交流。
近年來,福建農林大學持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提升科技服務發展能力,獲8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41個部級科技創新平臺,構建了更加完善的科創體系;打造了一支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隊伍;組織團隊集中攻關“卡脖子”關鍵技術,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走出了一條地方農林院校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新路。
責任編輯:吳美麗
- 福建農大學子暑期三下鄉 探索茶苑村鄉村振興密碼2024-08-12
- 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赴沙縣開主題系列活動2024-08-11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研“約”獻策,筑基興鎮2024-08-09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開展生態主題實踐活動2024-07-24
-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入駐屏南山蒼子科技小院2024-07-19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暑期實踐隊泉州開展社會實踐2024-07-19
- 福建農林大學馬院赴安溪尤溪開展社會實踐2024-07-16
- 福建農林大學植保學院赴屏南開展社會實踐2024-07-13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赴東山宣講大食物觀2024-07-04
- 福建農大動物科學學院 開展生態農林研學志愿服務活動2024-04-02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海絲情·我把家鄉唱給你聽”大賽正式開啟2024-10-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