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蘇迪羅”給福州帶來狂風暴雨,榕城不少低洼點內澇嚴重,福州地鐵1號線樹兜站也遭積水倒灌。為何地鐵站會積水?在出入站口設計上如何防范積水倒灌?昨日,記者采訪了市地鐵公司有關人士。
部分站點進水
不影響南段年底通車
問:此次臺風造成樹兜站、排下站、臚雷站等站點進水,樹兜站站內積水最深,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答:福州地鐵1號線西園站至樹兜站、上藤站至福州火車南站站地勢低洼,內河錯綜復雜,南臺島內河排澇標準低,河道不整、彎曲、淤積嚴重,造成過水斷面小,排水不暢。同時福州地區雨量充沛,降雨大多集中于4月~7月的梅雨季節和7月~10月的臺風季節,地勢低洼城區易形成內澇。地鐵公司已經抽調多臺大功率抽水機進行抽水,總體上不會影響南段年底通車的目標。
五道防線防范積水倒灌
問:福州地鐵出入站口設計上如何防范積水倒灌?
答: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城市內澇,福州地鐵準備了五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出入口處鋼筋混凝土擋墻除開口處均高出周邊地面1米,口部設置鋁合金擋淹板。鋼筋混凝土擋墻1米以上采用能承受水壓力的鋼結構幕墻。
第二道防線,每個出入口下方,均設置一道橫截溝及一個集水井,集水井內設置2臺抽水泵,然后通過管道和埋設在地表的市政雨水管相接。
第三道防線,如果出入口的集水井都來不及收集排出,水漫到了站廳,站廳層與出入口通道口部均再設1道橫截溝,同時站廳公共區設有地漏。漫進站廳的水會順著橫截溝或地漏的下水孔和管道回送到車站一端的廢水池內,通過該抽水泵,將匯流到這里的水直接排到室外雨水管道。
第四道防線,如果雨水倒灌到站臺層和區間隧道,地鐵隧道地下還有一道防線——區間泵房。流進隧道的水會沿著隧道兩邊的排水溝流進區間泵房里。通過抽水泵把水先排到車站泵房里,再通過車站泵房輸到雨水管道里。
當前幾道防線仍無法阻止水淹入車站時,運營人員須根據疏散情況,手動關閉出入口通道內的人防隔斷門(每個出入口通道內均設有1~2道雙開人防隔斷門),形成第五道防線。
汲取防淹經驗
繼續完善設計
問:經過此次臺風,福州地鐵站在防淹方面有何改進?
答:我們從此次抗擊臺風中獲取了經驗,將繼續完善設計(包括2號線的站點),加高出入口圍擋,提高防水能力。地鐵1號線全線出入口防淹設置原則為:全線出入口平臺需高于地面450毫米;出入口防洪擋墻應高于地面1米;設防淹板處需加設300×300毫米混凝土柱或鋼結構柱并開槽,預留擋淹板位置;出入口幕墻鋼結構體系可以承受一定水位下的水壓力,風亭至少高出防洪水位及最大澇水位在1.5米以上。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