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1月21日訊(海都記者 郭若冰 許毅棟)21歲的小夢(化名)就讀于福建某高校,她與男友初嘗禁果后,總是提心吊膽,害怕懷孕。最后經檢查,才知道并沒有懷孕。
福建師范大學長期開設性健康教育公選課的江劍平副教授介紹,來聽課的學生中,總不乏這樣“無知”的求助者,以女生為主。江老師介紹,開設這門選修課已有15年,從最初的寥寥幾人到現在連年爆滿,至今有2.5萬多名大學生走進性科學課堂。
婚前性行為 過半學生“說不”
去年年底,江老師在網上進行了匿名問卷調查,以了解大學生的性行為狀況。調查對象都是90后學生,共有498份有效樣本,其中,女生274份,男生224份;低年級(大一和大二)273份,高年級(大三和大四)225份。調查結果顯示,21.5%的被調查者發生過性行為。
在一道“涉及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的單選題中,49.3%的學生選擇了“可以理解,但自己不會這么做”,36.3%的人選擇“很正常,時代開放,我也會這么做”,11.4%的人選“不好,我堅決不會這么做”。
“從調查來看,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比較寬容。”江老師說,這也滋生了其他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性責任感。只有47.4%的被調查者認為,發生性行為后必須對對方負責;而41.0%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視對方態度決定,不難看出存在僥幸心理;特別令人憂心的是,有11.6%認為事后不用對對方負責,可見性責任感比較淡薄。
“性”課選修 人數逐年增加
“剛開設時,全校只有區區幾個人選修,還曾因為人數不足無法開課。”江老師說,后來選修人數每年增加,現在除了限額選課的100名學生之外,還經常會有不少學生來旁聽。
“開展調查、寫小論文、拍視頻、開卷考試等,都可作為最后的考核依據。”江老師表示,這門課的最終目的不是成績,而是普及性知識,促進性健康,構建性和諧。
“學校要積極展開性健康教育,根據年齡和性別的不同進行適時分類教育。”江老師建議,小學生主要進行性衛生保健和防性侵教育,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主要進行青春期自衛保健教育和性心理教育,高中階段著重開展性道德法律教育。而大學階段,應綜合開展性心理、性倫理道德、性法律等方面的教育,特別要加強正確性愛觀和安全性行為的教育。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