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閩劇的吳章旺
海峽網8月24日訊(海都記者 李帥/文 毛朝青/圖 實習生 鄧青青)70歲的吳章旺,退休前是公務員,出生于素有“閩劇之鄉”之稱的福州市晉安區鱔溪村,從小就喜歡閩劇。這幾年他給閩劇伴奏時,總覺得傳統的民族樂器不夠勁兒,就試著用手風琴給閩劇伴奏。用了5年時間,吳章旺才把手風琴的旋律融入閩劇演出之中,成為福州獨一份的絕活兒。
昨日,吳章旺老人說,鱔溪村的人大都會唱閩劇,他的父親便是村里小劇團中的司鼓,舞臺上的節奏全由父親指揮。他三歲起便跟著父親在劇團中打鈴鐺,耳濡目染學會了閩劇。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18歲的吳章旺入伍,并自學了手風琴。退休后,他常參加一些閩劇愛好者的演出。傳統閩劇舞臺上,以二胡為主打伴奏,輔以月琴、橫簫、嗩吶、頭管等傳統樂器。有一次,吳章旺無意中看到一篇報道,說抗戰期間,一位閩劇藝術家因用西洋樂器風琴自彈自唱而風靡一時。
“風琴為閩劇伴奏,音色比風琴更好的手風琴行不行呢?”吳章旺開始照著閩劇的樂譜,練習用手風琴伴奏。
2011年,吳章旺受邀參加一場演出,他決定將手風琴正式搬上閩劇舞臺。吳章旺毫不怯場,用手風琴自拉自唱了閩劇。表演結束后,他的創意受到了好評。此后吳章旺也常聽到質疑的聲音,每次他只問對方,“好不好聽?”聽到對方回答“好聽”后,吳章旺說好聽不就行了。一句話便把質疑者說得啞口無言。
吳章旺說,他只在乎戲曲最后是否好聽,“一架手風琴可以抵一支小樂隊,聲音大,音色又多,我想不出它不能為閩劇伴奏的理由。”現在,這種“土洋結合”的伴奏方式越來越受到閩劇愛好者的青睞。
好多演員、戲迷經常對吳章旺說:“ 你這也是絕活兒,你不來,整個劇就沒氣氛了。”
責任編輯:陳錦娜
- 王珞丹機場裸背手風琴 網友吐槽擺拍:太抓馬了吧2017-04-22
- 蝦油味足 福州機場上演閩劇“快閃”2017-01-19
- 王思聰炮轟抄襲 大張偉:想把伴奏發給他2016-09-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