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制圖
海峽網10月18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鄭靚) 日前,央行下發《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加強轉賬管理、強化可疑交易監測等。記者了解到,多家在榕商業銀行已啟動響應,為市民的賬戶上“鎖”。
紅包發不了 原來是賬戶上了“支付鎖”
“發微信紅包時,總是出現交易出錯的提示。”福州市民張女士說,昨日她的手機銀行頁面上多了些“鎖”形標識,她好奇地點了一下。
“不必緊張,在手機銀行上可自助操作解鎖。”該行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是該行剛上線的賬戶安全鎖中的一把“快捷支付鎖”,為的是防止不法分子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盜刷。該行同步上線的還有四把“鎖”。
“有關報告顯示,夜間是盜刷活躍的時段,一些持卡人一覺醒來,錢已不翼而飛。”上述人士說,因此該行上線了“夜間鎖”,上鎖后在23:50至次日5:00,是不可通過ATM或POS機轉賬的。
“跨境鎖”和“常用地鎖”,則用于防范異地盜刷。“跨境鎖”上鎖后,無法進行境外交易,如果解鎖后,20天無境外交易或者境內交易,則自動上鎖。“常用地鎖”上鎖后,最多只能添加5個省份為常用地,在非常用地省份無法交易。
此外,還有“限額鎖”,控制轉賬金額,額度客戶可自行進行修改,無上限。
據介紹,這些鎖在手機銀行上可自助上鎖。
銀行與公安共建黑名單庫 匯款前不妨先查詢
由于盜刷事件頻頻發生,手段花樣百出,為響應央行通知,多家在榕商業銀行在支付安全上下了工夫。近日,一國有銀行與公安部合作推出國內首款防電信詐騙公益軟件。
“該軟件以公安機關偵破的電信詐騙案件涉案賬號為基礎,建立風險黑名單庫,供市民在辦理轉賬匯款前,對有關賬號進行安全性查詢。”該行有關人士說。
例如,市民李先生收到借錢短信時,可在匯款之前通過該軟件,查詢收款賬號,如果該賬戶曾用于電信詐騙且被公安機關列為涉案賬戶,即可觸發預警,提示“該賬戶已列入公安機關涉案賬戶名單”、“如向該賬戶匯款,建議謹慎操作”。
“銀行的這些改變,雖降低了盜刷風險,但對于有的客戶來說,不符合使用習慣。”張女士說,比如有些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希望銀行盡快在安全與便捷中找到平衡點。”
責任編輯:肖舒
- 今年5月上半個月 福州四人被終身禁駕2017-05-19
-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昨日在福州舉行2017-05-19
- 福州接入全國平臺 異地轉移公積金職工不用兩地跑2017-05-19
- 福州:輪滑男抓公交車搭順風車 網友直呼“不要命”2017-05-18
- 福州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 “海絲”味濃2017-05-18
- 福州:印尼館亮相“海交會”2017-05-18
- 重磅!福州初三市質檢排位表發布了 2017-05-18
- “區塊鏈”項目落戶福州自貿馬尾 探索多領域應用2017-05-18
- “5·18”期間“福州—馬祖”小三通旅游展區有優惠2017-05-18
- 福州向海 擁抱蔚藍——寫在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舉行之際2017-05-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