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1月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通訊員 林冰)2日,在連江粗蘆島馬尾船政(連江)工業園區內,2000多名工人正奮戰一線,加緊推進項目二期工程建設;園區外,一條長4.73公里、寬32米的環島公路打通了園區對外水陸連接瓶頸。
得益于連江經濟開發區“保姆式”的基礎配套和專業跟蹤服務,粗蘆島馬尾船政園區以半潛式鉆井平臺及特種船舶建造等海工裝備制造為主,項目自建設以來,面對國際船舶制造市場普遍下行壓力,推動技術創新,深耕高端海工裝備制造市場,提前進入邊建設邊生產階段,在建特種船舶4艘,合同金額20億元。
“裝備制造對供氣要求較高,在建設天然氣站的過程中,得益于開發區一線代辦及連江縣重大項目綠色審批通道,氣站建設走在裝備制造的前面。”項目負責人說。
為助力項目早建設、早投產,在粗蘆島上,建成投用的配套設施不止于此。11萬伏變電站項目、日供水能力3000噸的中期供水工程、防洪排澇工程等8個項目陸續完工投用,粗蘆島二橋及污水處理廠排放管道工程項目也在百日攻堅階段加速啟動。
統計顯示,近年來,連江經濟開發區已累計投入30多億元,加大園區路網、供水、供電、排水、排污等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園區招商引資環境,助力產業集聚發展。其中,粗蘆島近2年就已投入7億多元。
服務落地項目,光做“保姆”還不夠。如今,連江縣正大膽探索產業園區專業化定位服務,為產業鏈延伸發展規劃未來。連江縣在粗蘆島專門規劃1000畝土地,與馬尾船政合作,聯合引進具有高效焊接技術、造船精度控制技術和計算機輔助造船集成系統技術的智能海工裝備制造產業鏈,幫助企業向海工裝備制造4.0邁進。
“在招商過程中,我們圍繞粗蘆島馬尾船政園,針對海工裝備制造上下游環節進行招商,幫助企業形成聚合效應。”連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招商負責人陳國軒介紹。
專業化的園區定位更有利于創新突破。在剛成立不久的連江經濟開發區西北經濟區,連江縣采取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共建、社會公共服務共享、城鄉經濟發展共榮”。“PPP合作模式不僅可以引進社會資本,更能引入專業化團隊,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服務。”陳國軒介紹。
新興的西北經濟區,地處連江縣西北部,北到蓼沿鄉,南至潘渡鄉,東臨東湖鎮及丹陽鎮,涵蓋了朱山村、桂林村等美麗村落,總規劃面積達35000畝,一期規劃6800畝。西北經濟區將以高新制造產業集群為定位,在承接福州及中心縣城區第二產業轉移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都市休閑旅游業、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
責任編輯:肖舒
- 新生女嬰被遺棄好心人報警送醫 護士輪流當媽2017-05-13
- 連江貧困戶配備家庭醫生 一人一策實施健康扶貧2017-05-12
- 莆田市北岸經濟開發區:“食安創城”福利多2017-05-10
- 連江兩兄弟學習“黑客”技術 盜淘寶賬戶售賣 2017-04-27
- 連江環馬祖澳“村跑”昨日開跑 吸引八方來客2017-04-17
- 連江東湖天竹村蝶變生態旅游村 油菜花開游人醉2017-04-17
- 連江環馬祖澳“最美鄉村越野跑”明日上午開跑2017-04-15
- 連江實施十大民生工程 增設72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等2017-04-12
- 連江簽約3個旅游項目 打造全國知名濱海旅游基地2017-04-10
- 連江城區“大升級” 建“兩橋六路”投資200億2017-04-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