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醫科大學內停放著不少“小黃車”。
你試過用手機軟件來租借陌生人的自行車嗎?福建醫科大學的劉同學昨日就騎著“別人”的自行車去上課了,只需掏出手機用APP掃一掃車上的二維碼,然后在密碼鎖上輸入密碼,就能使用。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興起的“ofo共享單車”,近日悄然在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出現,由于車身被統一刷成黃色,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小黃車”。
現象:福州流行“校園黃”
進入11月,“小黃車”幾乎一夜之間“扎堆”出現在榕城高校的各個角落,大學生通過手機APP軟件,便可以輕松租到一輛自行車。記者走訪大學城時發現,校內不時有“小黃車”穿梭。一到上課時間,停放在宿舍樓、食堂等地方的“小黃車”便被許多“臨時主人”領走使用。
公共自行車有停放地點固定的限制,ofo共享單車利用互聯網技術擺脫固定停車樁,創立“單車共享”模式,只需通過手機軟件的操作便可取走自行車,隨借隨還,成為學生黨新的“代步神器”。
“我沒有自行車,宿舍樓到教學樓有一定的距離,經常跑著去上課,老遲到。小黃車挺適合我,車身也輕,很好騎。”福建醫科大學的大一新生楊同學是“小黃車”的忠實用戶。
據楊同學介紹,每一輛“小黃車”車身后方都配有專屬的車牌號和對應的密碼鎖,學生或老師在使用時需要先下載軟件,注冊成為會員后,輸入車輛的車牌號,獲得密碼,就可以打開車鎖了。行程結束后,點擊軟件里的“結束用車”,密碼鎖復位即可。不論騎行時間多長,每次的收費均為0.5元。
聲音:“小黃車”將進入市區
ofo共享單車創業團隊的公關唐珂認為,ofo共享單車的顛覆性概念在于“無樁”和“共享”。“無樁”,意即無固定停車點,可隨時取用。“共享”,是指鼓勵用戶把自己的自行車共享出來,由ofo團隊統一改造,換取“小黃車”的免費使用權,讓校園和社會的閑置自行車全部高速運轉起來。
“共享”的理念得到了多個高校的支持,因為在各個高校,處理“沒人管沒人要的僵尸車”都是件傷腦筋的事情,團隊將“僵尸車”共享到平臺統一管理,這對校容校貌的改善以及對閑置資源的合理優化,都具有促進作用。
為了更快打出知名度,ofo共享單車在投放初期實行免費試用一周的策略,配以不定期的紅包分享。“一開學就看到一排排的小黃車,特別引人注目,我們都會好奇地湊上去問一問。”據楊同學介紹,最初的計費標準和現在不一樣,價格更便宜。采訪中,不少同學表示,使用“小黃車”讓出行更加方便。事實上,ofo共享單車興起的契機在于短途代步工具的缺失。不論是宿舍樓到教學樓,還是公交站到地鐵站、家門口,都存在“最后一公里”的尷尬。
唐珂說,后期他們將繼續拓展進入的高校數量,同時也會盡快進入福州的城區。
擔憂:管理服務難跟上
“隨取隨放”帶來便利出行的同時,也考驗著用戶的素質。由于ofo共享單車的車身沒有安置GPS定位,僅能通過用戶手機軟件上的地圖定位,目前已經出現了“跑單”、占為私有等不文明行為。
“很多同學掌握了不用密碼開鎖的技能,每一輛車的密碼是一樣的,如果你結束用車時不撥亂密碼,我們就可以直接打開,即使撥亂了,有些車用久了,也能找到開鎖的痕跡。”福建醫科大學的許同學說,還有一些人結束手機定位后,常常不鎖車,私藏在某處,等到用車時直接騎走,就可不付費了。
此外,“小黃車”運營的數量遠不及在校生人數,供需不平衡。許同學說,一到用車高峰期,只要慢一步,就可能沒車騎。由于管理服務相對滯后,“小黃車”還存在著亂停亂放、損毀嚴重、維修不及時等問題。
對此,唐珂認為,他們可以通過教導用戶文明用車、設立黑名單制度來規避問題,而單車的性能、管理服務也在升級中。
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系主任謝宏忠表示,共享單車屬于非公共產品,它的出現有積極的意義,彌補了公共自行車的短板,迎合了市民的需求。從資源整合角度來說,共享單車已經進入共享經濟領域。在這個市場化的行為中,如果能通過管理優勢、成本優勢,可以實現消費者和創業團隊的雙贏。不過,消費者對共享理念的認可、支持,并最終形成習慣,還需要一段時間。
責任編輯:林航
- 21歲女子高燒1個月暴瘦30斤 竟是心臟長細菌2017-01-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