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2月9日訊(海都記者 鄭靚)捐出去的衣物去哪兒了?很多熱衷公益的市民,有這樣的疑問。記者了解到,二手衣服可直接捐贈的僅二成,其他或被義賣,或是經重新加工。昨日,國內首個捐贈追蹤系統在福州開通。福州市民可用手機通知快遞小哥上門收寄舊衣,還可追查去向。
僅二成舊衣可直接捐贈
每逢換季,市民謝女士就很苦惱——淘汰的衣服很多,扔了可惜,不扔又占據衣櫥空間。
記者了解到,福州人每天丟棄的舊衣,在1噸以上。其中,不少由化纖材料制成的衣物,可降解性差,加上經過織染等多道工序,若隨便丟棄,會產生一定的污染。
謝女士所居住的小區里,有個舊衣物回收箱。“它們真的能給有需要的人穿嗎?”謝女士說,日前一篇名為《6000多個舊衣回收箱的利益鏈:以公益為名每月或獲利百萬》的帖子熱傳,很多鄰居和她一樣,對捐出的舊衣去向存有疑慮。久而久之,回收箱的使用率變得很低。
“其實,公眾對二手衣物的再利用的理解存在誤區。”漳州愛心物品回收中心的工作人員賈媛說,事實上,二手衣物是需要經過分類處理的,可直接捐贈的,只有不到20%。
通過手機捐舊衣去向可追查
據介紹,除了捐贈,另兩種常見的再利用方式是:慈善義賣,將義賣資金再用于公益項目;無法進行捐贈或義賣的低質二手服裝,可經高科技企業回收,重新變成紡織品或成品,實現資源再生。
賈媛說,目前不少小區回收站,缺乏專業性,難以保證舊衣物得到最大的利用。
賈媛告訴記者,國內首個捐贈追蹤系統(“一JI?AN公益”),昨日在我省開通,在福、廈、泉三地試點。漳州市愛心物品回收中心,就是樞紐機構。
今后,市民可在“菜鳥裹裹”APP公益寄件入口,呼叫快遞員上門攬收。捐贈物在一公斤以內的,不收運費。捐出后,市民可在手機上,追查到自己捐出的衣物,是寄給了山區小朋友,還是被改造成地毯襯墊材料,或是毛絨玩具的填充物。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