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2月1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通訊員 劉其燚)日前,位于羅源灣工業區的羅源閩光鋼鐵廠區內一派熱火朝天,一根根光潔閃亮的螺紋鋼被吊裝下線,工人們忙著核計標號、安排外運。
“上個月,我們總投資2.8億元的高速棒材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主要生產多種規格的高精度螺紋鋼,特別是大規格直徑25毫米螺紋鋼,填補國內同類設備生產工藝空白,預計年產可達60萬噸,為公司帶來年銷售收入20億元左右。”閩光鋼鐵總經理何天仁滿是喜悅地說。
近年來,在新興工業化進程中的鋼鐵工業,陷入了漫長的“深度調整周期”。位于羅源灣北岸的閩光鋼鐵,收購即將倒閉的原三金鋼鐵公司不到兩年,從今年3月開始實現盈利,截至目前已盈利1.21億元。
“實現生產經營企穩向好,秘訣就在于率先探索技改轉型之路。”何天仁總結道。
不久前,公司投資1.3億引進25兆瓦煤氣余能電站工程,可將整個機組的發電熱效率提高約13%,不僅大幅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還為創建環境友好型企業創造了條件。同時,高速棒材項目生產的螺紋鋼由于合金少的特點,便于拆卸再利用,回收率更高,體現了“綠色化”。
近年來,羅源縣堅持項目帶動戰略,大力引進華能、寶鋼、三鋼、南鋁、普天等央企、國企、重點民企投資,累計落地內外資項目84項,形成了冶金建材、能源、船舶修造、輕工等千億產業集群。冶金建材產業的寶鋼德盛、閩光鋼鐵、億鑫鋼鐵,都在加快推進技改提升、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在“隔灣相望”的連江可門園區,一條圍繞“新材料”的循環產業鏈條正逐步成形,由國內外十余家企業組成的另一個千億化工產業集群蓄勢待發。
11月中旬,位于可門工業園區的全球最大新材料生產基地——申遠己內酰胺項目實現一期機械竣工。該項目一期總投資150億元,計劃年產40萬噸己內酰胺;二期計劃總投資250億元,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兩期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250億元、稅收15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推進與世界500強埃克森美孚技術合作,項目擬投資約50億元,建設年產60萬噸的環己酮項目,進一步延長聚酰胺一體化項目產業鏈。”申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項目生產過程中引進了世界500強企業法國液化空氣集團。該集團不僅可為己內酰胺生產提供必需的氨氣和氫氣,同時可供應華電可門電廠用于設備脫硝及冷卻,集團所需的煤炭資源又可就近通過港區的煤炭儲備中心獲得,申遠己內酰胺項目所需的蒸汽則由臨近的華電可門發電廠供應。就此,園區內將實現產業鏈循環,大大提高產業附加值及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羅源灣海洋世界打造水上飛機項目 預計年利稅1億2017-03-21
- 40多只卷羽鵜鶘在羅源灣越冬 為全球性易危物種2017-03-18
- 福建羅源灣兩艘漁船遇險 19名被困漁民全獲救2016-12-22
- 羅源灣海寧醫院項目建設提速 完成投資7140萬 2016-12-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