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綱湍老人生前照片
海峽網12月30日訊 (海峽都市報記者 余少林) 昨日,長樂市漳港街道路頂村村民陳祥基,帶著父親生前交給他的一本存折,在村干部陪同下,到長樂市公證處做了公證。存折里的16萬元將作為特殊黨費,交到路頂村黨支部,再通過相關程序上交。
陳祥基的父親陳綱湍,是路頂村的老支書,1955年5月入黨,有60多年黨齡。12月12日,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9歲。彌留之際,他囑咐子女要幫他完成一個心愿——將生前省吃儉用攢下的16萬元存款,作為黨費交給黨組織。
一生崇尚節儉 反對大操大辦
陳綱湍的大兒子陳祥基介紹,今年,老人身體感覺不適,多次到總院療養。12月6日,從醫院回到家中,父親突然把陳祥基叫到身旁,囑咐兒子,在他走后,要把他生前省吃儉用攢下的16萬元存款,作為黨費交給黨組織。
陳祥基說,按照長樂地方習俗,老人辦壽宴或辦喪事都要講排場,向賓客分發紅包;但父親崇尚節儉,最看不慣鋪張浪費,每次聽人說起有人大辦宴席,總會痛斥幾句。家里每次為老人辦壽宴,也很節儉,子女們聚在一起,陪老人簡單吃個飯。
彌留之際,陳綱湍還一再交代子女,他的喪事要從簡,不能大操大辦。子女們遵照老人生前囑托,前日將辦喪事節省下的100萬元,捐給長樂市慈善總會,設立長樂市陳綱湍教育助學基金,用于資助困難學生。
經常教育子女 多做公益慈善
陳祥基說,小時候,家境貧寒,吃不飽穿不暖。改革開放后,他和三個弟弟、一個妹妹先后辦起企業,日子越過越好。父親經常教育他們,日子好了,但不能忘記曾經的艱苦歲月,成功后要記得多做善事,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父親的諄諄教導,深深影響著子女們。僅陳祥基一人,就先后捐資近200萬元,幫助當地辦學、修路、裝路燈等。此外,每到過年,陳祥基都會拿出10多萬元,看望慰問村中的五保戶低保戶老人。
為人公私分明 工作任勞任怨
上世紀70年代,陳綱湍任路頂大隊黨支部書記,1979年9月開始擔任長樂圍墾機耕場場長兼黨支部書記。與他共事10年的林順官評價老人,“工作勤勞踏實,對子女要求很嚴。”
林順官清楚地記得,陳綱湍在路頂大隊當黨支書部書記期間,為完成長樂漳港圍海造田5000畝任務,帶著100多號村民到海邊,他帶頭挑沙、搬石,計劃兩年完成的任務,一年便完成。因為表現突出,之后陳綱湍被調任漳港鄉機耕農場任場長、黨支部書記。
75歲老人陳仁貴回憶,陳綱湍平易近人,喜歡幫助別人。當年,村民在機耕農場打工,每天有8角錢收入,不少人都爭著到農場打工。隔壁村有一位村民家庭困難,身為場長的陳綱湍專門開會,征求大家意見,將這位村民招進農場。但對自己的子女,陳綱湍要求很嚴。大兒子陳祥基求陳綱湍照顧一下,把自己分配到農場里打工。陳綱湍卻不讓去,說:“讓你去了,我對其他人怎么交代?”
責任編輯:楊林宇
- 鼓樓區3名老黨員退休不退心義務當管家 老舊小區換新顏2017-02-16
- 長樂89歲老黨員去世 16萬元積蓄全部交黨費2017-01-02
- 社區老黨員自掏腰包:義務將村里的殘枝敗葉運走2016-09-20
- 50年黨齡老黨員退休后入邪教不悔改 被開除黨籍2016-09-07
- 老黨員幾十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 無怨無悔2016-08-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