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溝”高3.5米,寬3.6米
海峽網12月30日訊 (海峽都市報記者 王林成/文 包華/圖) 各類管線密布,不但影響地下空間開發,還會引發反復破路等問題,成為眾多地方都面臨的“城市病”。昨日,記者從福州市建委獲悉,福州城區首條道路“共同溝”,即地下綜合管廊在連潘鳳坂片區的前嶼西路開建。這個寬3.6米、高3.5米的地下空間內,將集納電力、通信、供水、溫泉等管線,預留檢修口方便人員進出。
昨天下午,記者在前嶼西路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吊起一段段管廊構件,擺放入預先挖好的基坑。“這是福州城區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福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管廊將集納電力、通信、供水、溫泉等管線,出于安全、成本等考慮,燃氣和雨污水管沒有并入。
該負責人表示,這條地下綜合管廊施工使用預制化構件,即所有構件在工廠集中生產,然后一段段運到現場,進行擺放拼接,然后再做防水處理。“不在施工現場澆筑,避免對工地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施工不受自然條件氣候的影響,提高了生產效率,最大限度縮短了施工工期,而且質量更可控。”
據介紹,目前正在進行的是30米試驗段的施工。在此過程中,將不斷完善和提升細節,以確保福州城區首條道路“共同溝”能夠經久耐用。
記者了解到,前嶼西路屬于福州市連潘鳳坂片區路網工程,起于連江中路,終于前橫路,道路全長1389.13米,規劃道路紅線寬42米。
“這條管廊將埋在地下6~8米的深度,造價每米在4萬多元。”建設單位福州市城鄉建總相關負責人表示,整條道路的總工期為24個月,計劃2018年12月建成。這條綜合管廊投用后,將由專業公司進行管理,將避免由于敷設和維修地下管線頻繁破路的現象,以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觀。
責任編輯:楊林宇
- 平潭地下綜合管廊干線工程已進入基礎施工階段2017-02-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