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逸山莊曾是城工部福州市委的活動據點
公園西路片棚戶區將改造征收
海峽網1月10日訊 (海峽都市報記者 趙楊/文 肖春道/圖) 北接立新路,南接福州市人民體育場(跑馬場),長約500米的公園路,擁有大批近現代優秀建筑物,同時也見證著福州城市的百年變遷。昨日,海都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福州倉山區公園路區域的棚戶區改造征收工作將在春節后開始,率先征收的為公園西路片棚戶區。該項目占地面積34.62畝,涉征總戶數300多戶,其中,無逸山莊等13座近現代優秀建筑將留存修繕。
據了解,公園路的命名緣于“跑馬場”。1917年,陶園大院建成后,這一帶被稱為“陶園街”。1943年8月,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為紀念故居在倉前山的林森先生,“跑馬場”改名為“林森公園”,此后,陶園街一帶就以“公園路”定名。
海都記者了解到,春節后即將啟動的征遷項目,為公園西路片棚戶區,占地面積34.62畝,涉及倉前街道勞工社區、萬春社區,涉征總戶數有300多戶。該項目公房租戶占比過半且承租面積小。另外,涉遷大部分房屋為磚混及木結構。
公園路附近名勝、景點及近現代優秀建筑物頗多,如何保護成為福州市民關注的焦點。昨日,海都記者實地探訪,本次征收房屋的面積雖然不大,但近現代優秀建筑物云集,有1處文物登記點及13處歷史建筑。
這批建筑物主要在公園路與立新路交叉口附近,包括融廬、德廬、端廬、吉廬、巷下廟興廬、象山里1號、象山里4號、逸園、無逸山莊、公園路43號、公園路73號、立新路29號、三一弄4號和6號等歷史建筑。
據了解,上述近現代優秀建筑物均將留存修繕。
其中,位于三一弄的無逸山莊,為登記級別的文保單位。該山莊建于民國時期,曾是城工部福州市委的活動據點。該山莊坐東朝西,四周有圍墻,進入大門后為一小花園,園內種了些花草和果樹。該建筑有主樓和附樓各一座,磚木結構,二層高,主樓是福州著名教育家劉仰文的私宅,現由劉家后人繼承;附樓則是倉山區教育局的房產,目前,被列入不可移動文物。
責任編輯:楊林宇
- 廈門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建設 發布房屋征收公告2017-10-27
- 福州臺江啟動紅星及周邊地塊二期房屋征收2017-09-19
- 福州鼓樓多個地塊啟動征收 包括紅墻新村舊改等2017-08-12
- 福州鼓樓啟動征收紅墻新村等地塊 補償計價方式公布2017-08-11
- 福州臺江紅星地塊改造項目(一期)房屋征收基本完成2017-08-09
- 福州倉山區兩大水系治理工程近期征地2017-08-08
- 稅改或將鎖定消費稅 逐步將征稅轉至零售環節2017-08-04
- 福州洋下浦下地塊征收補償方案已初定 共有七種房型2017-08-01
- 福州三叉街舊改項目一期征收進入掃尾階段 近期選房2017-07-24
- 福州出臺房屋征收評估新規 并縮短評估工作時限2017-07-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