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月10日訊 (海峽都市報記者 王林成) 福州正處在快速老齡化階段,“421”家庭和獨居老人大量出現,使老年群體養老成為剛性需求,為生活照護、醫療健康等行業帶來巨大的消費潛力和美好前景。如何提升福州養老服務的水平,成為很多福州市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的話題。
整體養老床位相對不足、養老機構建設與市場需求出現錯位……農工黨福州市委會認為,銀發經濟將成為經濟新常態下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對此,他們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對發展老年健康服務產業提出了建議。
委員們認為,要發揮市場作用,促進養老服務多元化發展,培育社會力量,扶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通過公建民營的方式承辦社區居家養老護理中心。同時,鼓勵綜合實力強的養老護理機構,逐步整合周邊的分散、小規模養老護理機構,提高醫療護理資源利用效率。
在西方發達國家,政府購買服務已被運用到社區建設的方方面面,如垃圾收集、精神健康、救護服務、養老、兒童福利、日托管理等等。對此,臺盟福州市委會建議,將社會組織引入到基層社區治理格局中,激活社會機制運作,形成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工“三社互動”的態勢,提升養老等社區服務的質量。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福建海峽健康養老中心落戶鼓樓區 可容納近600人2017-03-30
- 養老中心強制消費不用也要買 記者調查:強買強賣成行規2017-02-16
- 長春市耆享園昌興養老中心被質疑強制消費 三餐不吃也收錢2017-02-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