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下的福州南江濱公園綠意盎然
海峽網1月18日訊(海都記者 袁麗群 王林成/文 包華/圖)閩山蒼茫,閩水泱;清新福建,生態美。依山面海,好生態是福建的金字招牌。如何打好福建“生態牌”,讓本土旅游更富特色?
昨日,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在福州開幕。此次,省政協收到的委員提案中,“生態”成高頻詞。不少政協委員建議,將好生態與本土旅游產業結合,打響“清新福建游”這張個性名片。
“生態”成提案高頻詞
近期,北方很多城市遭遇重度霧霾,而福建依舊藍天、綠水。此時,好生態顯得更為珍貴。其中,福州的“好氣質”遙遙領先。
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份,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福州僅次于海口、舟山,排名第三。這是福州連續三個月“氣質全國前三”。尤值一提的是,剔去海島屬性的海口空氣獨好外,去年1月至11月份,福州“氣質”已全面趕超老對手拉薩、昆明,躍升為中國大陸空氣最好省會。
而一些福建當地的旅行社從業者,對福建、福州的“好氣質”感到欣喜。他們介紹,好生態已成為福建的金字招牌,給福建當地的旅游業帶來全新機遇,若“清新福建”形成品牌效應,看好后期市場。
“兩會”采訪中,記者注意到,此次,針對“生態”話題的提案數量不少,“生態”成提案中的高頻詞。
建議:將“好生態”具體化 走“旅游+”路子
好生態來之不易,是上天恩賜,更是各方齊抓共護的結果。福建旅游,如何打好“生態牌”,政協委員們積極獻言。
省民革提出的集體提案建議,將“好生態”具體化,走“旅游+”的路子,如“旅游+農業”、“旅游+城鎮化”、“旅游+鄉村”等各類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實現產業鏈條全域化,從而帶動大武夷旅游產業集聚區、福建土樓旅游產業集聚區和平潭國際旅游島旅游產業集聚區等五大產業集聚區建設。
“旅游業重在‘人無我有’,溫泉等特色資源應得到發揮。”省政協委員潘亮建議,“清新福建游”也應和福建、福州豐厚的歷史人文旅游資源相結合,增添旅游的人文氣息。
記者注意到,福建要打造文化與生態相融合的清新旅游品牌,“大武夷旅游圈”要素也被多位委員提及。其中,省政協委員劉嘉偉建議,在南平、三明、龍巖三地市內,選擇以農耕為主,且生態環境好的鄉鎮百個,來規劃、打造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那樣具有獨特風情的旅游小鎮。讓游客在小鎮內享受鄉村慢生活。
責任編輯:林航
- 福建再添一批國家級綠色"金名片" 打造"清新福建" 2017-10-10
- 10月4日“還看今朝”?一起感受“清新福建”2017-10-03
- 靠臉吃飯,更靠才華!“清新福建 氣象主播”第二屆電視選拔賽總決賽即將揭曉2017-08-02
- 旅游家支招“清新福建”發展全域旅游2017-06-15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獲批一周年 “清新福建”享譽全國2017-06-12
- 守護“清新福建” 2016年福建主要環境指標全優2017-06-03
- “清新福建”商標注冊成功 將完善品牌體系2017-04-28
- 旅日閩籍僑鄉團舉辦“清新福建”旅游推介會2017-04-11
- 兩會聚焦:清新福建 生態領跑2017-03-11
- 旅游服務承諾擦亮“清新福建”品牌2017-03-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