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魏永燾和同事集中精力投入生產。
昨日,在美麗鄉村——閩侯縣白沙鎮孔元村,福建農林大學畢業生魏永燾和同事正在打理一座面積30畝的“互聯網+”智慧農園,園內30個品種的有機蔬菜郁郁蔥蔥,長勢喜人。
魏永燾帶領記者參觀這座智慧農園,記者立即被田頭豎立的一種裝置吸引住了,魏永燾笑著說,這是用來捕蟲的,通過上面的雌性激素制劑可誘捕雄蟲。魏永燾介紹,農園堅持有機種植,不使用農藥化肥,滅蟲都依靠生態手段。除了捕蟲器,他們還使用魚藤酮、大蒜素等取自自然界的植物源、動物源、礦物源殺蟲劑。
記者發現,園內處處可見高科技設備,“智慧農園”果然名不虛傳。魏永燾介紹,通過園內安裝的無線遠程傳輸系統以及攝像頭監控設備,城市會員只要打開手機視頻,就可全程監控生產種植過程,追溯掌控種植源頭情況。田間預埋管道,靠機械化水泵將調配好的有機肥輸送到地頭進行有效施肥,耕作采用微耕機。此外,田間還建立了小環境氣象檢測站,適時提供土壤溫度、濕度等檢測數據。
魏永燾說,這座“互聯網+”智慧農園依托福州有倫生態企業的創業平臺。大學畢業后,他和另一名大學生在這里開始創業,當起了現代農民。他們還雇傭了當地2名有經驗的農民幫忙。
第一年企業提供生存保證金,分享一定股權,利潤的60%歸大學生,幫助他們投入生產經營。公司先期搭建平臺,建設智能化的生產中心,建立互聯網銷售平臺,生產、加工、銷售團隊以及農業大數據庫和田間投入水肥管道設施系統等。
按照合同,魏永燾和同事需要向公司每年提供不少于5萬公斤蔬菜瓜果,但他們去年實際已產出9萬公斤。“2016年,我們平均每人創收近10萬元。”魏永燾說,今后公司還將投入建造一座智能大棚和一所田間學校,并在城市建立體驗中心和配送中心。
魏永燾告訴記者,他還希望結合孔元村正在推進的美麗農村建設以及花卉觀光,在農園打造有機素食文化,開發蔬菜自助餐、火鍋菜等新型農業旅游項目,以基地的形式帶動當地農民參與,實現增收。“我們還打算嘗試在種植品種上不斷更新,通過互聯網銷售擴大會員消費群體等。”魏永燾說。
責任編輯:林航
- 第九屆農博會18日漳州亮相 推廣產業轉型升級2017-11-06
- 美翻了! 福建農林大一學生用鋼筆手繪福建2017-10-31
- 8月10日海墾投資控股集團與農發行簽訂合作協議推動農墾改革2017-08-10
- 福州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從業者的傳統定義被更新2017-07-23
- 福建農林大學舉辦協同創新平臺揭牌儀式2017-06-20
- 省農科院與寧化簽署現代農業合作協議2017-05-24
- 福建農林大學一男研究生3樓跳下 砸中小車2017-04-22
- 突發!福建農大一名男生校內墜樓 正在搶救2017-04-21
- 福建農林大學宿舍停車棚數十輛電動車凌晨被燒毀 幸無人傷2017-04-06
- 福建農林大學門口 十多輛共享單車遭厄運2017-03-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