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春節,包作盛(前排右)一家剛到福州時的合影。
拗九節將至,本報聯合市委文明辦共同發起“有福之州,共享福粥”活動,并向市民征集老照片,講述家的故事。昨日倡議一經發出,家住晉安區二化社區的包作盛大爺就給本報打來電話,希望分享一張幾十年前拍攝的照片和一段他們家與拗九節不得不說的故事。
包作盛是山東海陽人,父親是軍人,曾參加過解放福州的戰役。1951年,9歲的包作盛和他5歲的妹妹隨軍南下來到福州。到福州的第一個春節,他們一家在東大照相館合影。這張照片,包大爺珍藏至今。
1954年,包作盛一家搬到了化民營巷,租住在一個大院內。大院共有5戶人家,包括房東黃老師一家。到了拗九節時,各家各戶都會煮拗九粥,送給鄰居。包作盛就在當時第一次品嘗到了拗九粥。
“房東阿姨跟我們說了拗九節的來歷后,母親覺得這個節日很有意義,應該入鄉隨俗,于是也跟著學做拗九粥。”據包大爺回憶,那時候的物資遠不比現在豐富,每年拗九節前,他都要排著長隊買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食材。雖然辛苦,但是一碗香甜的拗九粥是他童年最美好的記憶,每年他都盼望著拗九節趕快到來。
此后包大爺搬了多次家,和以前的老鄰居逐漸斷了聯系,但是每年拗九節煮拗九粥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包大爺的妹妹每年都會給父母煮粥,這個傳統還延續到了下一輩。包大爺的女兒出嫁后,每年也都會給父母送粥。從媽媽給孩子煮粥,到女兒給父母送粥,這拗九粥的甜蜜延續了半個多世紀。
包大爺的父母去年回到山東老家,日前他特意將一袋具有福州特色的茉莉花茶寄給二老,以表心意。“雖然沒辦法將親手煮的拗九粥送給父母,可是這孝順之心不能少,慈孝敬老的家風不能忘。”包大爺說。
責任編輯:林航
- 拗九節 百歲老人和失獨家庭同享拗九粥2017-02-27
- 福州市以拗九節為載體 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品牌2017-02-27
- 福州各地開展拗九節活動 愛老敬老氛圍濃2017-02-25
- 迎拗九節福州多處贈粥 2017-02-25
- 臺灣里長平潭老人包餃子迎拗九節 探索社區建設新路子2017-02-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