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3月9日訊 (海都記者 朱麗萍) 近日,永輝超市北京舊宮店,發現一名“造假買假”的惡意職業打假人:對方用浸有化學藥品的棉片,涂改商品生產日期,并用隨身攜帶的針,在面包上扎孔,再塞進頭發。目前,該打假人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調查中。
昨日,海都記者調查發現,福州多家超市也遭遇過這樣的惡意職業打假人,一些門店每年被索賠上萬元。律師認為,如果一個消費者經常實施“造假買假”行為,已涉嫌敲詐勒索。
嫌疑人作案過程 被監控拍下
永輝超市福建大區相關負責人告訴海都記者,此事發生在3月5日15時40分左右,嫌疑人的整個作案過程被超市監控視頻拍下。隨后,該超市報警。目前,嫌疑人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據了解,這是永輝首次通過法律手段應對惡意職業打假人。據介紹,僅永輝超市在福州的一些門店,每年要承受類似行為的索賠便達5萬~6萬元。
昨日,海都記者從福州新華都、家樂福等多家超市了解到,他們每年也會遭遇類似惡意維權事件。
新華都超市相關負責人說,據初步統計,去年,新華都每家門店遭遇的惡意維權金額達6萬多元。其中,不少惡意職業打假人是“老面孔”,且為團伙作案,“有2名連江籍男子和1名福州籍男子,去年就向我們索賠數萬元,這3人到新華都超市購物時,常戴著口罩”。
各大超市合作成立“負面信息交互聯盟”
據了解,惡意職業打假的團伙,一般會分工合作,有專門研究標簽標識的,有專門研究法律法規的,從踩點、購買、談判到訴訟等有一條完整鏈條。此外,他們一般都具備相關的法律常識,除了“造假買假”外,還故意制造可以索賠的條件,比如冷藏食品一般保質期在5~7天,他們把快到保質期的冷藏食品藏在其他貨品里,過期后再結賬索賠,或者涂改甚至偽造商品的生產日期。
北京德恒(福州)律師事務所鄭珍清律師表示,如果一個消費者到超市“造假買假”,并且經常實施這種行為,已涉嫌敲詐勒索。
福州多家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上述消費者,超市一般采取兩種處理方式,一個是賠償,另外一個是向法院起訴,但是惡意職業打假者多“有備而來”,造假時會躲避監控死角,以致超市很難拿到相關的證據,導致法院的判決結果比較傾向于打假者。
據了解,為了辨別惡意職業打假團伙以及防損,永輝超市、新華都超市等與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防損委合作,已成立“負面信息交互聯盟”試點,將涉事分子的頭像以及不良行為信息錄入系統。這些信息,不僅聯盟超市能看到,也會直接與公安機關共享。
目前,上述提到的連江和福州3名男子,已上了超市“負面信息交互聯盟”的黑名單。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昆明一超市售假賠30多萬 起訴“職業打假人”2017-08-03
- 職業打假人遭死亡威脅短信曝光 肖志峰:投訴人是個騙子2017-05-18
- 職業打假人偷梁換柱 投訴超市賣過期餡餅索要千元賠償2017-04-12
- 職業打假人年投百萬買假貨 看一眼就知真假 職業打假人也有行規2017-03-16
- 職業打假人年投百萬買假貨:不賺幾倍就白干了2017-03-16
- 打假人索賠被疑“假打” 律師:涉嫌敲詐2016-12-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