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圖
海峽網3月12日訊(記者 賴志昌 文圖)昨日上午,由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東南聯絡部、福建日報社東南網聯合主辦的“情系海絲 “長”歌東南”暨青年藝術家、原創音樂創作人吳仕長音樂作品研討會在福州隆重舉行。福建省音協章紹同主席和來自全國的20余位優秀詞曲作家以及文化界、藝術界的專家、領導共同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共同圍繞吳仕長原創的音樂作品"深入生活,潛心創作" 、 "情系東南,愛在軍營"、"樂由心生,曲生自然" 、"行踏四方,情牽海絲"、"追宗固源、不忘初心"等五個主題展開了交流賞析。
據了解,吳仕長是一名充滿能量、代表時代聲音的優秀作詞作曲家,他曾經是一名軍旅唱作人,在長達十六年的軍旅生涯中,他創作出了上千首反映部隊官兵火熱生活、傳遞社會正能量、宣傳城市形象、塑造品牌形象、抒發當代人情感的音樂作品。其作品風格多變、涉面極廣,從大氣磅礴到溫婉含蓄,從主旋律歌曲再到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歌曲,首首經典,曲曲震憾人心、感人肺腑,且眾多作品在各類大型比賽中獲獎。這個“時代聲音”是吳仕長個人獨有的音樂魅力,是一個歷經部隊漫長磨礪的軍人獨有的聲音,這個聲音能給這個時代傳遞無窮的正氣和能量,也是當代迫切需要的聲音。
文藝工作者唯有準確表達民族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時代主旋律,方能藝術生命常青。談到對音樂的感情與責任,吳仕長表示:“音樂是屬于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血液。作為音樂文化工作者,應當自覺守護民族精神家園,自覺關注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大業,關注民生百態和百姓生活,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融入音樂創作和音樂活動實踐,為實現文化強國夢努力奮斗。”
身為一名音樂工作者,吳仕長自覺承擔起歷史文化使命,始終將民族復興的強國夢作為個人藝術夢想的終極目標。長期潛心創作、努力耕耘,先后創作了近1000部作品,近期,他應約創作的《中國夢》,是與中國著名詞作家蔣開儒先生特約創作的封筆之作。作品中傳遞中國價值觀,傳遞中國夢想,通過這一四海中華兒女共同的血脈之根與文化之魂,托起海內外炎黃子孫實現民族復興的共同“中國夢”。
當前,以中國東南沿海為起點的海絲之路正激蕩全球,“新絲路”連接著“中國夢”與“世界夢”。吳仕長老師將以音樂藝術為載體,以血脈親情為紐帶,充分發揮民間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作用,潛心創作了一首“吳氏子孫”,讓全世界八千萬的吳氏子孫更多地了解了家族自古以來的歷史變遷,宗族繁衍,深刻挖掘吳氏文化精神新的時代內涵,更激發吳氏子孫的家族榮譽感和自豪感,讓更多的吳氏子孫以“同根同源”為情感紐帶,將吳氏子孫的精神世代傳承。目前,《吳氏子孫》歌曲已在遍布全世界的尤其是海絲沿線的國家的吳氏宗親的華人華僑中廣為傳唱。
責任編輯:鄭梅欽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