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段的考古發掘現場,圍堰后河底露出
江口沉銀遺址文物:純金的“永昌大元帥印”
沉銀遺址文物:長沙府天啟元年五十兩金錠
發掘出水的刻字銀錠
▲出水的盛放銀兩的木鞘
出水的金冊
出水的寶石飾品
出水的金飾品
出水的“西王賞功”金幣
沉銀遺址發掘出數量眾多的銀錠等文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日宣布,今年1月開始的彭山江口沉銀水下考古在兩個多月后取得重大進展:出水文物超過1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專家表示,此次岷江河道沉銀地出水文物級別之高、種類之全面,乃全國罕見!此外,目前已發掘面積1萬余平方米,只占遺址總面積的1%,目前的發現可能僅為江口沉銀的冰山一角。
岷江河道圍堰抽水 文物堆積層兩米厚
記者20日在現場看到,考古單位在岷江河道內圍堰抽水,使河底露出??脊湃藛T向下發掘約5米,露出了長達數百米的堅硬河床,文物就散布在河床凹槽中的鵝卵石和河沙之間,文物堆積層約有2米厚。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出水文物包括明王朝分封藩王及張獻忠分封嬪妃的金冊、銀冊,以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銀錠,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據介紹,僅帶銘文銀錠上的地名就涉及明代的二十余府、州、縣。
金銀首飾花紋精致 尚未發現船體遺跡
記者現場目擊了一段裝有數枚銀錠的木鞘出水,不少元寶狀銀錠仍舊反射出貴金屬的光芒;在考古發掘現場附近的工作站,記者見到部分出水文物,各類金銀器物、錢幣上的文字大都清晰可辨,各種金銀首飾上的花紋依然精致。
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等30多位考古學家現場考察后認為,這是中國傳說中記載的幾處皇家藏寶中唯一被找到,且是由考古機構科學發掘出的批量寶藏;出水文物數量多、等級高、種類豐富,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和生活史等具有重要意義,可謂展開了一幅中國明朝晚期的社會歷史畫卷。
不過,高大倫表示,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有關船體的直接遺跡遺物。不過,現場還是發現了間接研究船體的文物,如撐船竹篙頭鐵頭。
還將發掘約一個月 目前僅為冰山一角
近年來,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過程中陸續發現了一些與張獻忠有關的文物,為破解歷史之謎提供了線索。發掘項目于1月5日啟動,截至3月15日已發掘面積1萬余平方米。
據了解,由于發掘只能選擇在枯水期開展,距離今年發掘工作結束還有約一個月。盡管出水文物數量巨大,但專家認為,目前的發現可能僅為江口沉銀的冰山一角。專家表示,江口沉銀遺址地處幾公里長、開放式的岷江河道,分布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據了解,下一步,當地將在張獻忠沉銀遺址附近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博物館。
□鏈接
傳張獻忠千船沉銀
江口沉銀遺址距離四川省會成都市約50公里,位于岷江主河道和流經成都市區的府河交匯處。而江口鎮是眉山市彭山區的一個古鎮,岷江從旁奔流而過。據一些地方縣志記載,1646年,明朝末年著名農民起義首領張獻忠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在此遭明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當地幾百年來傳說不斷,稱有整整1000船金銀財寶沉于江底,有一句歌謠:“誰人能識破,買盡成都府。”
□背景
被盜挖千余件文物
早在2005年,當地修建城市供水工程時在岷江河道挖出7枚銀錠,經鑒定為明代銀錠,屬國家珍貴文物。2010年這里被確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江口沉銀遺址”。
過去幾年,沉銀遺址曾一度遭到盜掘。民警經過努力,將千余件涉案文物全部追回,其中國家珍貴文物100件,包括國家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8件、三級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額3億余元。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國寶級文物“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N新華 人民 華西
責任編輯:林航
- 張獻忠沉銀水下考古首期發掘收官 出土2萬件文物2017-04-12
- 張獻忠沉銀傳說是真的!出水文物超過10000件2017-03-21
- 張獻忠沉銀水下考古最新進展 大量出土文物照片曝光2017-03-20
- 實拍文物修復師 “喚醒”“沉睡”珍寶2016-12-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