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深夜在福新路施工
海峽網4月1日訊 (海都記者 陳錕 毛朝青 文/圖) 道路坑洼看似事小,危險卻大,車輛經過若是不小心被“坑”,嚴重的會釀成事故。近日,海都報聯合福州市城管委下屬的福州市政工程管理處,在全城范圍內開展“補坑行動”,修補道路坑洼,同時邀請市民提供線索,最高獎500元(詳見海都報3月24日A03版)。
昨日記者獲悉,“補坑行動”開啟以來,福州市政工程管理處共填補、修復坑洼202處。近日多陰雨天氣,但是“補坑行動”并未停止,采用雨季也能立即修補的“冷補”新技術,第一時間修復路面。
市民:補的坑雖小,辦的是實事
“補坑行動”開啟約半個月,不少讀者致電95060點贊。市民張先生說,他發現光明路至連江中路段,鰲峰廣場東南方向15米處,路面有破損,撥打95060反映情況后,當天晚上12點多,他開車回家時,就發現市政工人已經在對這個坑洼進行修復。“沒想到速度這么快,真的是很‘馬真’。”
近日,市民王先生致電95060說,他家住在臺江區排尾路附近,排尾路與江九路交叉口有一處道路破損。記者將情況反映給福州市政工程管理處,相關人員說,經了解,此處車行道瀝青破損坑洼0.6平方,深15厘米,當晚就修補好了。市民王先生說,坑洼雖小,但這是為民辦實事,要“點贊”。
昨日記者從福州市政工程管理處獲悉,“補坑行動”開啟以來,福州市政工程管理處共填補、修復坑洼202處。接下來,針對市民的報料,市政還將對福州的道路坑洼、破損進行持續的修補。
補坑采用新技術 操作簡便又環保
前晚11時40分,記者隨市政工作人員來到福新路附近。此處的路面出現一個小坑洼,附近的部分白色標線模糊不清。市政工程管理處工作人員說,接到市民的反映,此處需要修補,趁著夜間車流量小,市政工程管理處將這類坑洞多發路段列入了修補計劃。
市政工人先用銑刨機,將破損路面往下刨開5厘米,挖起的碎石子通過傳送帶,直接落入后方的龍馬車上。接著,工人們再用掃把將路面掃平。市政工人說,先用瀝青攤鋪,再整平壓實,這樣修復的道路路面不易再度破損。
近日陰雨連綿,市政工人告訴記者,每年梅雨季節來臨之際,受低溫潮濕氣候和瀝青路面材料特性影響,路面容易出現坑槽,正是路面狀況較薄弱的月份。這幾天陰雨,市政工人采用“冷補混凝技術”進行臨時修復。據介紹,冷補混凝技術以瀝青冷補料作為主要修補材料,具有操作簡便、利于環保等特點,且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均可使用。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海都聯手福州城管委啟動全城“補坑行動”海都報道次日連環坑被填平 2017-03-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