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記者 陳燕燕
“梨燉川貝、鹽蒸橙子,
秒殺一切止咳消炎藥!”
最近,福州忽冷忽熱,感冒咳嗽的人多
朋友圈里各種止咳偏方被吹得神乎其神
大伙躍躍欲試。
網傳的鹽蒸橙子偏方
這些偏方靠譜嗎?
昨日,記者咨詢福州多位專家,他們說,入春后,感冒咳嗽頻發,多是細菌性、病毒性的,不提倡用蒸、烤水果的方法代替藥物治療,一旦咳嗽加劇,可能引起肺炎、哮喘等疾病。
偏方一:川貝燉梨
結果:女童咳嗽加劇
川貝燉梨性寒,不能用于風寒引起的感冒
一個月前,4歲的小靈(化名)受了涼,發燒、嘔吐,吃藥退燒后開始咳嗽,尤其晚上咳得厲害。媽媽聽說川貝燉梨能鎮咳,她趕緊燉給小靈吃,還加了冰糖,可小靈越咳越兇,嗓子里的痰“呼呼”響,掛點滴也不見效。
小靈到國醫堂就診,林麗莉醫師說,川貝、梨和冰糖拌在一起,口味不錯,孩子愛吃,但川貝燉梨性寒,主要用于風熱咳嗽,出現口咽干燥,咳嗽少痰或沒痰、痰黃,伴有口鼻干燥,大便燥結等,適合吃川貝燉梨。
但一般的咳嗽都是風寒引起的,舌苔厚重、痰多色白或泡沫性痰的,吃川貝反而會使咳嗽加重,導致久咳不愈甚至遷延。兩歲以下的小孩,脾胃功能較差,更得慎用川貝。
她強調,冰糖也屬涼性食物,只對熱性咳嗽有一定的化痰作用。咳嗽痰多時,吃太多冰糖不能止咳,反而會加重,生出更多的痰。寒性咳嗽,除了吃化痰藥,可多吃陳皮、神曲等。
偏方二:鹽蒸橙
結果:幾無藥效,還引發了哮喘
福州鼓樓的陳女士說,“鹽蒸橙子”的偏方流傳已久:用鹽水泡橙子20分鐘,頂部切一刀,放點鹽或蜜,再用筷子戳幾個洞,蓋上切下來的“蓋子”,放進碗里蒸,去橙皮吃果肉。最近,6歲的兒子咳得厲害,她每天蒸一個橙給孩子吃。
“網帖說橙子營養豐富,橙皮有兩種成分可止咳化痰,一個是那可汀,一個是橙皮油,蒸熟后才能從橙皮中釋放,可治久咳不愈,比藥好用,又沒副作用。”不料,蒸好的橙子酸中帶苦,喝完后,孩子越咳越厲害,哮喘都發作了。
咳嗽時,鹽、蜜應少放
“咳嗽時,鹽、蜜應少放”,林麗莉說,陳女士可能加多了鹽,蒸出的橙子才會苦,小孩的咳嗽因此加劇。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不能止咳,吃多了反而容易引起支氣管不適,導致咳嗽加劇,尤其是干咳不能吃。
福州市中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師蕭紹偉也說,中醫入藥一般用橘子皮、柚子皮,橙皮較少用。
橙子止咳的作用不大,橘皮、橙皮的藥用成分也很少,一般要泡蜜、鹽兩年,緩和了橘子的燥熱之性,才會變成有用的陳皮,因此,鹽蒸橙子幾無藥用效果。
咳嗽病因多
勿亂用偏方
類似偏方還有不少:“放橘子在床頭,可預防感冒”、“灌香油、烤橘子,可治咳嗽”…… 林麗莉說,接連陰雨,開窗通氣少,病菌較多,床頭放橘子,氣味清新聞著舒坦,但不可能祛除病毒、預防感冒。 目前,市場所售橙、橘、柑等水果,長相相似,口感差距也不大,除了橘子,其他幾種都偏平或偏涼,脾胃虛寒的病人不宜大量攝入,要慎用這些水果偏方。
蕭紹瑋指出,這些偏方夸大了橙、橘的藥用效果,僅靠橙、橘散發的氣味,無法抵抗細菌和病毒,治咳效果也很微弱,即使用于食療,也應因人而異,不能作為治咳主要藥物。
推薦療法
小兒感冒,如是風熱咳嗽初期:可用桑葉5克、枇杷葉8克、肺風草9克,加冰糖燉,一天喝2次;
如是風寒咳嗽初期:可用紫蘇葉6克、枇杷葉9克、肺風草9克,加冰糖燉,一天喝2次。
提醒
咳嗽有多種 偏方會加重病情
林麗莉說,咳嗽包括風寒、風熱、暑濕、肺氣虛等多種,也可能是肺結核、鼻竇炎、急慢性咽炎、肺炎、支氣管炎引起的,春季感冒咳嗽,多是細菌性、病毒性的。市民較難辨識,最好就醫,再對癥治療。網傳止咳偏方,針對性不強,即使有效果,也可能是湊巧。
一些偏方不但沒效,還可能加重病情,如吃生姜片止咳,可能對喉嚨產生刺激,咳嗽更加嚴重。她建議,用大蒜7顆、冰糖3顆,加入溫開水,隔水蒸半小時,一天喝一次,一次200~300毫升,可治干咳。
咳得厲害,可按摩止咳穴
按摩四穴
按摩迎香穴、印堂穴、足三里和涌泉穴,可緩解感冒,預防感冒。
迎香穴在鼻翼兩側,順時針按摩十圈,逆時針按摩十圈,每天3~5次即可。
用食指或中指點按的印堂穴(位于兩眉頭連線中點),也可疏風活絡通鼻竅,有效緩解感冒后頭痛。
此外,睡前泡腳后,按摩刺激腳底的涌泉穴和足三里穴,能強身健體。
止咳喘四穴
適合6個月到12歲的孩子
1、止咳穴:在胸骨柄上方“天突”穴上0.5-1寸,采用中指指壓,控制壓力大小,刺激36下,止咳效果非常顯著。
2、分推胸陽陽又稱分推“胸八道”:胸部的正中線為從天突至鳩尾,屬于任脈。從天突起,從上至下分別為天突、璇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鳩尾共八個穴位。先從天突到鳩尾直推36下,然后分推時,雙手拇指分別應該從相應的八個穴位向兩旁分推,因而稱分胸八道。分推胸陰陽時,一定要推在肋間隙。
3、分推背部陰陽時,又稱推“介”字:雙手于肩胛骨的上面相對平直分推,而在肩胛骨的下面和內側緣則以縱向向下推動為主。其完整的路徑恰似“介”字形。
4、拿肩井:肩井穴歸屬足少陽膽經,穴位在肩下,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大拇指置于肺腧、食中二指置于缺盆,對稱用力,捏提36下。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