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州創新發展的重頭戲,福州自貿片區物聯網產業將迎來一個大利好:全國首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今日掛牌。這個開放共享的技術服務平臺將占領物聯網創新高地,預計5年內申請50項以上技術轉型,孵化引進50家以上高科技企業,補齊產業鏈短板。
讓“珍珠”串成一條鏈
物聯網是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也是福州自貿片區蓬勃發展的新興業態。以馬尾獲批成為全國第四個、全省唯一的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為契機,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物聯網知名企業如上潤精密、新大陸等快速集聚,認定的物聯網企業有65家,關聯企業超百家,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這些企業個個“身懷絕技”:新大陸成為國內唯一掌握二維碼感知識別芯片技術的終端廠家,識讀效率(抗污損)比傳統的二維碼解碼提高30到50倍;星云電子填補了國內大功率鋰電池電性能網絡遠程高精度測試設備的空白;慧翰微電子向全球提供“中國制造”的物聯網傳輸芯片模組和車聯網控制單元,在國內汽車前裝市場占有率第一;去年11月,華為公司主導的全國首家窄帶物聯網規模化商用局在片區啟用,為物聯網產業帶來了傳輸層的“革命”。窄帶物聯網是物聯網的重要突破性技術,可應用于智能抄表、智能井蓋、智能路燈、物流監控等智慧城市建設的諸多方面。
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說,物聯網產業提出“一基地兩中心”的發展路徑:“基地”指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電子信息·物聯網),“兩中心”指的是物聯網信息識別產業中心和低功耗廣域網產業中心。兩中心就是本土優勢內容,企業在感知層、傳輸層上優勢明顯,手握220多項核心技術發明專利。但是,這些行業翹楚空有一手好牌,因為顆顆“珍珠”串不成一條鏈。
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副總裁鄒崇說,公司在傳感器上有優勢,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漏損檢測、過程監控和在線分析技術十分成熟。但是,這些技術工業應用并不好,問題在于傳輸層,建設成本高,產品推廣不是很順暢。“三個環節環環相扣,感知層只是一個環節,傳輸層并非我們的長項,影響到應用層的開發。”
鑄鏈條彰顯集聚效應
改變正在進行中,抱團發展成為新常態。
上潤旗下的智潤科技與華為的窄帶物聯網結合,強強聯手,全國首個窄帶物聯網智能水務項目在福州試點。“窄帶物聯網改變了WiFi、4G寬帶技術數據準確率低、耗電量大的缺點,建設成本下降四分之一以上,讓物聯一切成為可能。以倉山區為試點,開展智慧水務系統建設,成熟后將向全市范圍推廣,希望將福州打造成為全國第一個規范化節水示范城市。”鄒崇說,目前公司傳感器年產量10萬臺,系統建成后,僅福州市就可消化6萬多臺。不僅如此,上潤還打算聯合福建機械研究院、省農科院提供設施農業全套解決方案,讓智慧農業不是夢。
這樣的組合在片區不在少數。星云電子填補了國內大功率鋰電池性能網絡遠程高精度測試設備的空白,與飛毛腿公司合作;三鑫隆與上潤合作開發井蓋安全物聯網系統,在全國20多個城市試點推廣。“組合即鍛造產業鏈,加快產業化的步伐,未來片區將形成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物聯網產業鏈,打造千億規模的國家級物聯網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產業鏈不斷向兩端延伸。全國首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福州市政府、馬尾區政府共同出資6億元建設,主要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測試、認證、檢驗、研發等服務。“平臺將依托龍頭企業、高校、研發機構和產業聯盟協會,為整條產業鏈提供技術支撐,鍛造發展的引擎。”自貿片區管委會負責人說,此外,物聯網產業孵化中心和產業促進中心也將推進建設,為產業鏈提供配套服務。
記者了解到,片區形成了物聯網應用軟件、精準識別、光電感知、智能儀表、低功耗廣域網五大優勢集群,去年產業產值達560億元。以三大平臺為載體,實現產業集群集聚發展,2020年將打造千億產業集群。
責任編輯:林航
- 省質檢院多舉措助力福州自貿片區產業質量提升2017-11-09
- 福州自貿片區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創新高2017-10-19
- 閩物聯網產業瞄準新高地 去年市場規模約800億元2017-09-26
- 福州自貿片區廈門投洽會精準招商出成效2017-09-26
- 福建省旅游產業發展基金落戶福州自貿片區2017-09-26
- 福建石化產業園基金落戶福州自貿片區2017-09-18
- 百億漁港產業投資基金落戶福州自貿片區2017-09-08
- 福州自貿片區活力四射 相繼推18項商事制度改革2017-08-06
- 福州自貿片區新增13項創新舉措 全國首創占5項2017-08-04
- 福州自貿片區減權創新舉措 率先實行“一口受理”2017-07-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