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海峽網5月2日訊(記者 賴志昌)今日記者獲悉,經福州市政府同意,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日前公布了福州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其中包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還包括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福州城區老地名保護名單及福州市一級古樹名木名錄。

      記者注意到,這次公布的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中,包含福州城區老地名保護名單,涉及路、街、地片等,其中包括華林路、北后街、龍潭角等

      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公告名錄,擬公布第二批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之福州城區老地名保護名單,具體如下:

      (一)路

      序號 保護名單 說明

      1 華林路 在鼓樓區華大街道、溫泉街道,福州城區北部主干道,東西走向,西自三角井,東接五四路,全程1436米,寬21米,因途有宋初名寺華林寺,故名。

      2 中山路 在鼓樓區鼓東街道,麗文坊之東、冶山之南,原稱“貢院前”。南北走向,長200米,寬10米。因明成化七年(1471)以后,福州貢院移設于此而得名。是貢院南大門的一條通道。

      3 鼓東路 在鼓樓區鼓東街道,今開元寺之南。東西走向,西自“八一七”北路,東至井大路。全長545米。寬7.3米。因在鼓樓之東,故稱“鼓東路”。

      4 溫泉路 在鼓樓區東部溫泉街道。南北走向,東起東大路,北至永安街,現延伸至湖東路,長近千米。地下多有溫泉。

      5 化民營路 在鼓樓區鼓東街道、五四路西側。東西走向,東自五四路,西至井大路。長225,寬3米。五代時,為閩王宮東府的護衛營地,稱“護閩營”。因“護閩”與“化民”音相近,日久因而改稱。另一說,清初附近多住旗人,稱“旗營”。“旗子弟”無所事事,養“畫眉”鳥作樂,于是俗稱“畫眉營”,久之,諧音轉為 “化民營”。

      6 鼓西路 在鼓樓區鼓西街道,唐名宜興坊,宋名遵義路,又以北側有鹽道衙署,稱鹽道前。曾因在鼓樓之西向,稱鼓西鋪,民國22年(1933)改名鼓西路。東西走向,東自鼓樓前,西至湖濱路,全長1075米,寬7.3米。

      7 北大路 在鼓樓區的北部,屬華大街道和鼓西街道,南自度街口,北至三角井。北大路原稱“土街”,包括度雞里、夾道坊、拱辰坊、北門街、北門兜等路段。

      8 銅盤路 在鼓樓區五鳳街道左海公園北側。東西走向,東起華林路,西至白龍村。全長1100米,寬23米。《福州百科全書》說:“因路穿過銅盤村,故名。”

      9 西洪路 在鼓樓區鼓西街道和洪山鎮。東西走向,東自鼓西的湖頭街,與鼓西路接,西至祭酒嶺,與楊橋西路相接,通洪山橋。因稱“西洪路”。

      10 省府路 在鼓樓區鼓西街道,原閩浙總督署的南面。民國時期總督署改為福建省公署,因稱“省府路”。東西走向,東自宣政街(八一七北路),西通達明里(達明路)。長289米,寬約10米。

      11 達明路 在鼓樓區鼓西街道.南北走向,北接鼓西路,南通楊橋東路。長360米,寬7.5米。

      12 肅威路 在鼓樓區鼓西街道,原省府西側。南北走向,北接鼓西路,南通省府路。長150米,寬3至7米。明代時,俗呼馬房巷,又叫便民巷。

      13 元帥路 在鼓樓區鼓西街道,元帥廟之東,因稱之。南北走向,北接鼓西路,南至楊橋東路。長290米,寬5米。元帥路,元代名眉壽坊。

      14 虎節路 在鼓樓區鼓西街道,省府路之南,并與之平衡。東西走向,東起宣政街(八一七北路),西至達明路。長382米,寬4米。因唐時有“虎節門”,門外有橋,稱“大航橋”,橋南為全城貨物集散地,以后逐漸成為街區。民國時期修成馬路,因稱“虎節路”。

      15 東大路 在鼓樓區水部街道、溫泉街道,東街之東,通東門。東西走向,西自五一路,東至六一路,全長830米,寬18米。是城區東西走向的主干道之一。

      16 賢南路 在鼓樓區鼓東街道,妙塔街的南側。東西走向,西起宣政街(八一七北路),東通開元路,原長360米,北折妙巷,現向東延伸至井大路,增長410米,寬2.5米。

      17 大根路 在鼓樓區東街南側,原將軍署照墻之南。南北走向,北起東街,南至城守前東口。原名“大墻根”。

      18 城守前路 在鼓樓區東街街道。東西走向,東起大根墻,西至仙塔街。清代為“旗界區”,清代為“旗界區”,設有“副都統署”和“城守營副將署”,筑有高墻若“城”,駐兵防守。因稱“城守前”。

      19 津泰路 在鼓樓區安泰街道。東西走向,東自津門路,西達南街安泰橋畔。全長1200米,寬5米;20世紀末,高節路拓寬并入,東通五一北路。

      20 法海路 在鼓樓區安泰街道,于山北麓。東西走向,東自津門路,西至花園路。長280米,寬6米。因路南有法海寺而得名。

      21 圣廟路 在鼓樓區安泰街道.東西走向,東接花園路,西至南街(八一七路),南為新權路。全長200米,寬8米。初名進德坊,宋政和年間更名興賢坊,俗稱府學前。民國時期,因中有文廟,又稱圣廟,名“圣廟路”。

      22 道山路 在鼓樓區安泰街道,“八一七”北路西側。東西走向,東起“八一七”路的安泰橋,西至白馬北路。因在道山(即烏石山)北麓,稱“道山路”。

      23 烏山路 在鼓樓區安泰街道。繞烏山南側,東西走向,因烏山而名。東自南門兜,西接白馬路。全長950米,寬10.5米。

      24 白馬路 沿白馬河東側,跨臺江、鼓樓二區。南北走向,北自西門兜,南接三縣洲大橋。全長2667米,寬16米。分白馬南路、白馬中路、白馬北路。

      25 澳門路 在鼓樓區安泰街道和南街街道的交界處.南北走向,南通道山路,北至吉庇路。長280米,寬18米。北有澳門橋,因名。

      26 福新路 在鼓樓區水部街道。東西走向,西自水部門兜,至鼓山鎮的埠興路。全線分福新西路(水部門兜起至六一路)、福新中路(從六一路起至連江路)、福新西路(從連江路至埠興路)。全長2930米,寬11.6米。

      27 得貴路 在鼓樓區溫泉街道。東西走向,西自五一路,東通六一路。全長900米,寬16—17米。原為“得貴巷”,擴為公路后稱“得貴路”。

      28 東岳路 在東門外,今晉安區塔頭路之南。東北、西南走向,西接桂香街,東至連江路。有東岳廟,祀“東岳泰山天齊大生仁圣大帝”,故稱。

      29 塔頭路 在東門(舊稱行春門)外、晉安橋東。東西走向,西自六一路,東接連江路,全長250米,寬17米。

      30 象園路 在臺江區象園街道,國貨路之東。東西走向,西接國貨路,東至象園橋,因稱“象園路”。現改為國貨東路,通至連江路,全長1560米。

      31 上杭路 在臺江區雙杭街道,彩氣山南麓。東西走向,西起白馬南路,東經水巷,達小橋(八一七中路)。全長872米,寬4至14米。因稱“上航街”,后以其諧音,改稱“上杭路”。

      32 下杭路 在臺江區雙杭街道,上杭路之南,與上杭街平行。東西走向,東起小橋頭,西至白馬南路,全長892米,寬11.6米。原稱“下航街”,后改為“下杭街”。

      33 中平路 在臺江區蒼霞街道。原為田垱街。東西走向,西自蒼霞小區白馬南路,東到解放大橋頭。全長550米,寬6.5至7.5米。

      34 乃裳路 在臺江區幫洲街道。原稱萬侯街,街上有閩清會館。愛國華僑黃乃裳曾住會館旁的環竹樓,鑒于黃乃裳開發“新福州”等功績,民國37年(1948),改名以乃裳路。

      35 瀛洲路 在臺江區瀛洲街道.東南西北走向,東南自臺江路,穿過瀛洲河,西北至后洲街道五一南路的臺江廣場。

      36 隆平路 在臺江區雙杭街道和蒼霞街道。東南至西北走向,東南起于中平路,西北止于上杭路油巷下。長410米,寬11.6米。以萬隆弄與中平路各取一字稱“隆平”。

      37 延平路 在臺江區雙杭街道海防前.西南向東北走向,西南接河下街,東北過龍嶺巷至平和里。長297米,寬11.3米。路中有“延太弄”和“平和里”因稱“延平路”。或曰,因此地建有延平會館,而名。

      38 對湖路 在倉山區對湖街道。泛指麥園路西南、上三路北、福建師大附中一帶地域,又稱大湖。相傳古代這里有兩湖隔路相對,因稱“對湖”。東西走向,東與麥園路相通,西與海軍路、嶺后路相接。全長570米,寬7米。

      39 上藤路 在倉山區臨江街道。西北東南走向,西北接臨江路,東南連中藤路。全長356米,寬7米。

      40 下藤路 在倉山區下渡街道.南北走向,北自小嶺,南至三叉街。全長800米,寬7.3米。是下渡的南段,古稱“下渡尾”。今稱“下藤路”。

      41 梅塢路 在倉山區倉前街道煙臺山公園東面,南北走向,北起觀井路,南至麥園路和塔亭路的交接處。長220米,寬10米。梅塢,古代作為地片名,因多種有梅花,因稱“梅塢”, 又稱梅花塢。

      42 麥園路 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東西走向,東起塔亭路,西至對湖路,因為清代的麥園,故稱。全長650米,寬8米。

      43 觀井路 在倉山區倉前街道和臨江街道。東西走向,西起解放大橋,與倉前路相通;東至上藤路和臨江路的交匯點,與觀海路相接。中通梅塢頂。古代路中有“觀音井”,因稱“觀井路”。

      44 觀海路 在倉山區臨江街道。今六一南路的東側,南北走向,北自閩江邊的海關埕,南至觀音井,各取一字為路名。長360米,寬6.5米。

      45 倉前路 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東西走向,東自解放大橋(江南橋),西接龍潭路,全長788米,寬7至15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在倉山天寧寺址建鹽倉,至嘉靖年間(1522--1566),商人已創私倉百余所。在鹽倉前面的街道就稱“倉前街”,也稱“鹽倉前”。

      46 公園路 在倉山區倉前街道。南北走向,北自陶園,與立新路相接;南通人民公園,與上三路相通,因稱“公園路”。

      47 樂群路 在倉山區倉前街道。西北、東南走向,西北起于煙臺山公園,東南止于愛國路。全長1200米,寬4—6米。

      48 塔亭路 在倉山區倉前街道。東西走向,東自上藤路的福州市第二醫院,西至麥園路的梅塢頂。

      49 鷺嶺路 在倉山區上渡街道龍潭窟之南面,近東西走向,東北接上渡路,西南至蓋山鎮的黎升村,經鷺嶺里,因稱“鷺嶺路”。

      50 國貨路 是臺江區東西向的一條主干道。西自洋頭口,東達連潘(連江路),現分國貨東路、國貨西路兩段:國貨東路從六一路至連潘,國貨西路從洋頭口至六一路,全長1644米,寬7至12米;2001年擴東線,拓寬到27.6米。國貨路,始建于民國3年(1914)。

      (二)街

      序號 保護名單 說明

      1 北后街 在鼓樓區華大街道,“北大路”西,福州“西”者為“后”,因稱。南北走向,北自三角井,南接營尾。

      2 永安街 在鼓樓區鼓東街道。原是湯門的城邊街。東西走向,東自湯門街口,西至湯關閘,接慶城寺。古為福州溫泉的內湯井區。

      3 城直街 在鼓樓區鼓東街道,南北走向,南自湖東路,北至“冶山古跡”石刻。長220米,寬3至4米。曾稱城隍街、“城隍廟直街”。

      4 擇日直街 在鼓樓區鼓西街道后曹。有擇日直街、擇日橫街之分。擇日直街,東西走向,東至北大路,西至臥湖路,長約70米,寬2.5米;擇日橫街,南北走向,備齊湖東路,南街擇日直街,長約140米,寬2.5米。直街,舊稱淳仁里,有擇日館多家成街,故稱。

      5 湖頭街 在鼓樓區鼓西街道。南北走向,南自鼓西路、西洪路交叉口,北抵西湖后門。湖頭,指西湖之頭,在西門兜的湖頭橋之西。

      6 東街 在鼓樓區東街街道。東西走向,西自東街口,東至五四路口,全長889米,寬31米。唐代稱左通衢,宋代名鳳他坊,明代改東街,民國初曾稱光復路,建國后復今名。

      7 仙塔街 在東街鼓樓區東街街道,東街南側。南北走向,北自旗汛口,南至津泰路,接津門路。全長500米,寬20米。

      8 衛前街 在鼓樓區鼓東街道鼓東路,開元寺之南。東西走向,東自井大路,西接破私里。

      9 南后街 在鼓樓區南街之西,與南街平行。西者,在南街之后也,故稱南后街。南北走向,北起原楊橋巷西口,接達明路,南越澳門橋,通澳門路。全長640米,寬12米。南后街界于“三坊”與“七巷”之間,是聯結“三坊七巷”的中軸,使之形成魚骨形的格局。

      10 桂香街

      梅仙街 桂香街在福州東門外晉安區塔頭路南側,比鄰著康山。東西走向,西自塔頭路,東接岳峰路。

      11 琯后街 在臺江區新港街道、國貨西路北側。因居琉球館南面,稱“琯后街”。

      12 金鐺街 在臺江區新港街道,國貨路中段支路,東西走向,東自五一路,西至打鐵垱。原名“金堆洋”,是一片種植水稻的農田和魚塘。夏天稻熟,金燦燦的一大片,如黃金鋪成,因稱“金堆洋”。唐以后這里漸成民居,發展成街市,因稱“金垱街”。

      13 河下街 在臺江區的義洲街道。原東西走向,東接延平路,西抵白馬河的河下橋,因稱“河下街”。

      14 老藥洲街 在臺江區的瀛洲街道,俗稱“老鴉洲”。東西走向,西自五一路,東至六一路。老鴉是一種大鳥。清時瀛洲河東面洲地尚未開發,常有老鴉成群結隊棲息于此,因稱“老鴉洲”。

      15 馬廠街 在倉山區對湖街道。西北、東西走向,上自對湖路,下至程埔頭。明戚繼光領兵剿倭時曾駐大批軍馬于此,因稱“馬廠”,以后成街,則稱“馬廠街”。

      16 三叉街 在倉山區三叉街街道。三叉街介于江南鋪和白湖亭之間。舊時在下藤路口南有三條小路交叉,而向南一段市街,街鋪密集,俗稱“三叉街”。

      17 太平街 在鼓樓區安泰街道,于山白塔寺之北。東西走向,西接新權支巷,東杰觀巷,登于山。

      責任編輯:陳錦娜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魔 10 Air 輕薄全屏手機規格曝光 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亚洲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无套内射|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桃色AV无码|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