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5月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6日,市政協組織委員調研我市內河水體治理情況。了解各項目進展后,委員們表示,內河水體治理是造福工程,也是民心工程,采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模式使各方權責明晰,有利于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治理成果。
向黑臭水體宣戰,我市首創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的治理模式。相比之前純粹的施工,這種模式更注重建管合一,實現內河水系長效運營管理和維護。上月,我市七大水系治理工程包之一的鼓臺中心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正式開工,啟動對鼓樓區和臺江區的21條河道治理。
北控水務集團負責人表示,這個項目采取“一河一策”的辦法,通過控源截污、活水循環、生態構建等,實現系統治理與后期管養“兩手抓”。這名負責人介紹,以梅峰河為例,梅峰河主要污染源來自上游老舊小區生活污水,會影響下游西湖的水質。針對這一情況,治理采取上游暗涵截污后就地處理的方式。“我們計劃建一個日均處理量為6000噸的地下污水處理廠,把上游的水全部截到污水處理廠就地處理,再回補到梅峰河”。
據悉,鼓臺中心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正在進行河道清淤,計劃6月底五四河片區清淤全部完成,完成20%截污工程,12月底清淤截污工程全部完成,12月底實現通水,實現區域內所有河道全面消除黑臭。鼓臺中心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的建設期2年,運營期13年。運營期仍然由北控水務集團負責管養,費用支付與水質達標情況緊密掛鉤。
調研中有委員提出,多方參與治理是否容易出現導致互相推諉的問題。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PPP模式并不意味政府向企業購買服務后將責任推給社會,該模式明確了各方職責,市建委也制定了相關的考核細則。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政府仍要為項目提供保障,創造條件。
在源頭上完成了截污和收集的工作,還要通過干管輸送到終端的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政協委員也調研了洋里廠外管網三期建設項目、晉安河打鐵港分流調水工程。洋里廠外管網三期建設項目的光明港泵站系統目前正在進行高壓旋噴樁施工,計劃10月底完工。晉安河打鐵港分流調水工程已于4月20日前完成設備安裝和調試,具備通水運行條件。
政協委員表示,讓家門口的河更清、更活是所有福州百姓的期盼。希望企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參與到福州水系治理的建設和養護工作中。與此同時,政協委員也將積極履行職責,加大民主監督力度,為水系治理建言獻策。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福建1-9月全省重點項目投資完成超序時2017-11-01
- 羅源牛澳灣旅游項目開工 投資30億規劃用地3500畝2017-10-25
- 廈門海關在福建自貿試驗區首創“銀關保”擔保模式2017-10-11
- 泉州三個岸電項目總投資1726萬元 預計年底完工2017-10-09
- 福州最大人工湖公園紅光湖公園10月1日開園迎客2017-10-02
- 草根選手組團參加國內頂級賽事 傳統弓運動在泉州興起2017-09-28
- 永春馬跳水庫前期工作取得突破 預計2018年開工2017-09-25
- 中央省市網絡媒體閩清行活動啟動 閩清各在建重點項目穩步推進2017-09-22
- 平和大橋至溪州高速出口段實現全線通車2017-09-18
- 廈門擬立項10個海洋創新項目 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2017-09-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