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中央又要給福州發錢啦!
福州這3個村列入中央財政支持!
近日,住建部等7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公布2017年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名單600個,福州有2個傳統村落上榜;444個中國傳統村落擬列入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福州有1個傳統村落上榜。
▲住建部官網截圖
他們分別是:
2017年
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
閩清縣梅溪鎮橋東村
永泰縣嵩口鎮月闕村
2018年
擬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
永泰縣嵩口鎮道南村
中央財政將給這些村落撥款!
根據相關政策,中央財政支持的資金將主要用于——
傳統建筑保護利用示范、防火減災設施建設、歷史環境要素修復、衛生等基礎設施完善和公共環境整治、文物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
不僅如此,這三個村落還都是第四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同批福州共有8個村落被收錄!
而中國傳統村落意味著——
是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
厲害了我的村!!
這些美麗的村落,藏于深山人未識,卻又是多少游子魂牽夢繞的故鄉,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它們吧!
閩清縣梅溪鎮橋東村
2017年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2016年成為第四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橋東村隸屬于閩清縣梅溪鎮,梅溪鎮位于閩清縣城東部、閩江之濱,是閩清縣南大門窗口。
主要農產品:黃瓜,西葫蘆,青豆,歐洲蘿卜,黃綠蘋果,大樹菠蘿,西洋菜。村內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耐火粘土,硅灰石,煤,磁鐵礦,花崗巖,藍銅礦
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
新壺村位于閩清縣坂東鎮南部,新壺村坐落于六都平原演溪之西,柯洋山主峰之下,村莊面積386Km²,村占地面積1350畝。新壺村是以古民居文化旅游為特色的省級旅游定點景區,福州市十佳最美文化村。
說起新壺村,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一提到宏琳厝,很多福州人都知道,那是目前全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單體建筑。
受臺風“尼伯特”影響,宏琳厝建筑墻體大面積倒塌,經過半年多的搶修,截至目前宏琳厝災后重建已按照總進度計劃完成了三成。到2019年底,受損建筑將全面完成修復。
值得關注的是,宏琳厝里的這個匾額可是我國著名文學家郭沫若的墨寶,這里還藏著一段故事:閩清坂東曾出了一名科學家,和郭沫若是至交,他叫黃開繩 。
黃開繩 (1895~1954),字直齋,福建閩清坂東鎮新壺村人。民國20年(1931)受聘擔任上海開成硫酸制造廠工程師,曾主譯《最新化學工業大全》第九冊,受到當時國內工業界的重視。其對硫酸制造工藝之改進及試產的成功,改變了我國硫酸一向仰賴于舶來品的被動狀況。
位于閩清坂東鎮新壺村的黃開繩故居
羅源縣中房鎮嶺兜村
嶺兜村系福州市羅源縣中房鎮一個行政村,位于羅源縣東北部,中房鎮下游,百丈電站水庫邊沿,至羅源縣城37公里,至中房鎮3公里。
嶺兜村現留有明清兩代古民居10來座,據說嶺兜村祖厝大廳有宋代名人朱嘉贈賦:“文獻接中原數十代名臣世裔,衣冠自南宗幾百年喬木人家”之佳句。
還存有棗嶺亭、嶺兜宮,還有建于元朝的陳靖姑轉水亭,坑邊仙人腳跡(印)等,北有金鐘山,東有八仙山,西有萬寶勝山,環境優美,林木郁郁蔥蔥,生機勃勃。
村里仍保留著完好的古驛道,聽老人說,現存的村道就是閩浙古道的遺存。蜿蜒的石板路,斑駁的黃土墻,長滿青苔的石房基,青磚黛瓦的古民居,到處都充滿著古老的氣息。
嶺兜村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主盛產茶葉、香菇、柿等。另外,境內山地、天然草坪較多,其竹木資源也相當豐富,牛、羊、兔等養殖規模較大,出產的牛、羊、兔肉質鮮美,深受市場的青睞。
嶺兜村歷來勤勞節儉,鄉風純樸,村中有一族訓,被村民共同遵守,該村多次被上級評為先進村:
熱愛祖國,民族一家;守法遵紀,舉動文明;孝敬長輩,奉公楷模;夫妻同心,共治家庭;耕讀傳家,造福后人;興學重教,志遠力行;勤奮學業,為國增榮;朋友有信,仗義行仁;遇事三思,責已讓人;為官拒貪,公正廉明;居富不驕,濟困扶貧;窮則有志,事業必成;勤儉為本,勞動光榮;遵循族訓,世代相承。
羅源縣飛竹鎮塔里洋村
飛竹鎮的塔里洋村地處羅源縣西部"塔里峰"半山腰,系同祖同宗的純畬族藍姓村落。自始祖于明萬歷年間遷入建村以來,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以畬族風格為典型,村落背靠山峰,坐西南,朝東北,四面環山,包含著濃厚的畬族山耕文化與狩獵文化內涵。
塔里洋村為純畬族行政村,設立于2012年8月10日,原系飛竹村塔里自然村。至今仍保留有傳統的“迎祖”、“祭祖”、“對歌”、“迎親”、“入宅”等文化習俗,農歷三月三日“烏飯節”是畬族主要特色節日;2008年被評為中華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永泰縣嵩口鎮月闕村
2017年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2016年成為第四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隸屬于福州市永泰縣嵩口鎮,位于大樟溪東岸。村落面積12.88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有豐富的山地資源。主要土特產有李干、柿餅、板栗、青梅、柑桔、桃等。
月闕村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屋十多座,建筑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古民居“三雕”雕刻精致,建筑奇特,雄偉壯觀。
月闕村里有一座下新厝。下新厝又名述善堂,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1985年中央電視臺《聊齋》劇組就是看中了這座古宅的獨特布局,在這里拍攝了《狐仙》劇集,許多觀眾對劇中那幽遠靜謐的閏房仍然記憶猶新。
永泰縣嵩口鎮溪口村
溪口村位于永泰縣嵩口鎮東大門,位于桃李茂密的桃花溪和山青水秀的大樟溪交匯沿岸處,203省道貫穿全村,村落總面積3平方公里,有白灣、榕樹下、洋中厝、上店厝等4個自然村。
溪口村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農產品物產富饒,資源豐富。全村耕地面積786畝,4600多畝的生態公益林,近萬畝的商品林地及400畝的竹林,有1700多畝的優質芙蓉李等基地和200畝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近年來,溪口村依托優美的自然生態景觀,依靠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溪口村沿路有迎客松、溪口亭、榕樹公園、情人樹、張庚墓、三仙樹、張膺墓、宋代古窯址以及古民居等10個景點,還將建設農耕體驗、垂釣、露營、燒烤、孔明燈祈福、自助采摘、土地認養、休閑健身、棋牌等特色旅游活動為一體的綜合鄉村特色旅游基地。
永泰縣嵩口鎮道南村
道南村是2018年擬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2016年成為第四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村內古建筑眾多。
其中有為紀念宋代著名愛國詞人張元干而建的張元干紀念祠,祠堂總面積380平方米,被列編為“中國名祠”、“中國宗祠文化大觀”、“中國名祠匯編”、“八閩名祠”、“福州十邑名祠”,是縣級文化保護單位之一。
道南村還有著名的萬安堡,嵩口人稱為“尾寨”,位于大樟溪畔,與山后村隔溪相望。寨堡修建于清咸豐三年(1853年)九月,占地2200多平方米,為張氏祖先所建,后轉賣給方家,距今已有158年的歷史,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太平堡”,寄托了建堡者的意愿,希望世事太平。
道南村轄區內共有各種工業、企業25家,當地農民有趕墟的傳統習慣,每逢農歷初一、十五墟日,來自尤溪、德化、閩清等縣和本縣長慶、蓋洋、洑口、東洋、梧桐等鄉鎮,以及本鎮各村群眾。從四面八方匯集本村,交易農副土特產品,日人流量可達萬余人。
永泰縣嵩口鎮蘆洋村
蘆洋村位于嵩口鎮政府西南面,距永泰縣城56公里,距鎮政府約1公里。長慶溪從村中直穿,把蘆洋村分為南、北兩部分,在村東頭與流經村東側的大漳溪交匯,125縣道從村南面經過。
全村分為蘆洋、下寨、盧厝寨三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全村總面積4195.1畝,農用地3729.49畝,可耕地322.42畝,果園地1474.89畝,林地1932.2畝(其中生態林300畝)。
據說,永泰的古寨堡以盧洋寨最具特色。盧洋寨雄踞盧洋村半山腰的小山包上,背靠官帽山,面對仙公亭。 盧洋這個地方可謂英才輩出的風水寶地,從北宋政和二年至南宋淳祐四年,這130多年間,盧氏家族共走出了九個進士、三個知縣(州)、三個尚書,號稱“一門九進士,三知三尚書”。
我們為這些村落感到驕傲自豪!
責任編輯:鄭梅欽
- 中央追逃辦成立3周年:追回外逃人員3051人 追贓90.98億2017-06-27
- 高中給學生發連號人民幣 十元錢代表“十全十美”2017-06-05
- 國資委:1-4月央企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8.1%2017-05-24
- 廈門截至昨日已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信訪件331件2017-05-23
- 廈門積極配合中央環保督察組工作 已辦結信訪件314件2017-05-22
- 武夷山升級改造生態茶園近萬畝2017-05-11
- 福建省累計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信訪件504件2017-05-09
- 家用空調選分體還是中央好?2017-05-05
- 整治餐飲油煙加強日常巡查 福州各部門采取措施2017-05-04
- 中央空調傳統空調優缺點對比2017-05-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