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中顯示病人身體里的情況,醫生看著屏幕,配合默契,幾乎不需要多言語
電刀劃過,空氣中彌漫著焦味
切下的肺有黑斑是,吸進肺泡的粉塵。醫生說如,果抽煙黑,斑會更多
手術用的鉗子就有五十把,各種器具近百把
做完手術,早已過了飯點,能吃上快餐就很滿足
手術一臺接一臺,中午不能停頓,只能窩在沙發上小憩,記者在現場見證了這一幕
海峽網5月26日訊(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 吳之/圖)前不久,醫療劇《外科風云》熱播,引起轟動。其實,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這樣的大片每天都在上演。
5月23日,海都記者跟隨該院胸外二科主任康明強,進入手術室,全程直擊一臺肺癌手術。過程遠非電視劇那樣美好,當天,醫生們連做6臺手術,直到深夜10時,全程無休,而這只是他們普通的一天。
40分鐘 肺中揪出三“炸彈”
下午3時,手術開始。病人是52歲的永泰依姐,右肺長了三個小結節,分別藏在肺葉的不同角落。
醫生們全副武裝,反復沖洗、消毒手臂,才進入手術室。麻醉后,他們在依姐的胸部劃開三個小孔,僅鑰匙洞大,陸續探入電刀、超聲刀等器械,在肺里找尋結節,器械走到什么地方,走的方向對不對,全靠屏幕上的影像判斷。有時,電刀劃過,空氣中彌漫著焦味,令人不忍直視。
他們靜靜地做事,偶爾簡短地交流,說的均是醫學術語,語調很平和。由于常年協作,默契度很高,康明強一伸手,助手心領神會,總能精準地遞上他需要的器械。僅40分鐘,他們切下了病變的肺葉,幾乎沒見血。康明強又花了一會兒工夫,在這一瓣肺葉里摸著了三個微小的結節,送到病理科化驗,他才松了口氣,“最大的結節才0.8厘米,很考驗醫生的經驗和手感!”
福建心胸外科“陸晨曦”僅一人
很快,病人完成縫合,醫生們才伸伸懶腰,話也多了。護士蹬著肥大的男士拖鞋,說起了剛看的《外科風云》,“白百何踩高跟鞋上班,每天又站又跑,很容易瘸的!”醫生們全樂了,也開始吐槽。
康明強也笑了,他說,在胸外二科,一天動8臺手術是常態,一臺手術平均兩個小時,最多時一天13臺,以肺癌為主,中午也不能停頓,一口氣站10多個小時是常有的,很多醫生坐在角落里,倚著墻就能睡著。
但工作再忙,醫生們也愛追劇。康明強說,有時,下班已是凌晨,他還會看兩集《外科風云》,劇集與現實有點差距,但演出了外科醫生的不易,他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影子,想起了自己26年的從醫路。
“科室有12個醫生,全是男的!”他說,胸外科的手術較復雜,醫生得有很強的體能、膽識、應急力,目前,福建心胸外科極少有“陸晨曦”式的女主刀,只有泉州第一醫院有個女醫生,叫鄭理玲,是莆田人。
正聊著,突然鈴聲大作,下一臺手術馬上開始了。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