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5月27日訊(海都記者 陳燕燕) 近日,海都記者進入福建協和醫院的手術室,全程直擊一臺肺癌手術,拍攝到女患者病變的肺葉長了不少黑斑。醫生推斷,可能是吸進肺泡的粉塵,并指出如果是煙民,黑斑會更多。見報后,引起不少市民關注。
協和醫院胸外二科主任康明強說,近年,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中國癌癥榜首,平均每隔30秒就有1個人死于肺癌。其實,肺癌是被“氣”出來的,吸煙的煙氣、污染的大氣、廚房油煙氣、房屋裝修氣、心里生悶氣,“五氣”纏身,導致發病率直線上升,且越來越年輕化,在福建協和醫院,最小的肺癌病人僅12歲。
男性肺癌患者 煙民占八成
“老煙民的肺像一塊空心煤炭!”康教授從醫26年,接診過不少肺癌、食道癌的晚期患者,他們大多是煙民。
去年,一位60多歲的福清依伯被查出肺癌局部晚期,康教授為他做了手術,發現他的肺烏黑、空洞。原來,依伯不滿18歲就開始抽煙,幾乎每天都要抽掉一包,至今已50年。
康教授指出,臨床證實,吸煙不僅容易引發呼吸道腫瘤,比如肺癌、喉癌,而且容易引發消化道腫瘤和泌尿系統腫瘤,比如食道癌、胃癌、腸癌、前列腺癌等。每天吸煙40支以上者,發生肺癌的危險性約為不吸煙者的20倍,煙民的肺癌死亡率為不吸煙者的3倍;男性肺癌患者中,煙民約占80%;食管癌患者中,煙民達80%~90%。
他建議,盡量不抽煙,如果在外吸煙或曾處在煙霧環境中,回家后最好洗個澡,換下衣物,再親近孩子,避免傳播二手煙。50歲以上、吸煙20包/年以上的高危人群,如出現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胸痛、血絲痰,要使用低劑量多層螺旋CT排查。
長期氣血不暢 易得惡性腫瘤
“肺里的結節可能是氣血不暢造成的!”昨日,一位中醫愛好者提出,近年,越來越多人得腫瘤,很可能是氣血不暢。
這得到了海都名醫門診專家蔣遠征的認可,他說,他曾受玻利維亞、日本、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邀請,赴海外行醫和講學,發現沒有吸煙史的女性患癌的風險也有所增加,且發病速度高于男性,原因可能是現代人吃得多、吃得好,運動少,導致血液循環差,身體比較淤堵。此外,一些女性易生悶氣,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導致氣血不暢,容易長小結節,時間一長,就可能得癌癥。
呵護“福州藍”少油煙少污染
康教授說,入夏后,很多場所開空調,門窗緊閉,容易導致室內空氣污染,包括二手煙、廚房油煙等。尤其是中國式的烹調煎炸烤,造成嚴重的廚房油煙污染。我國女性患肺癌的比例高,與廚房油煙不無關系。還有不少青年女性愛吃煎炸燒烤食物,常忍受路邊煎炸食物產生的高溫油煙及有毒有害氣體,患肺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倍。
他建議,在室內多種綠色植物,每天開窗通風15~30分鐘;做菜時,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選購健康的食用油,并科學使用抽油煙機;冬天氣候干燥,飲食宜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他鼓勵大家進行郊外運動,多到自然環境中鍛煉。
我省資深環保人士也說,在我國北方很多城市,嚴重霧霾已非偶然,而福州在2016年躍升為中國大陸空氣最好省會,“福州藍”成為福州的城市金名片,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氣質”,希望環保、城建等部門在治理烏賊車、亂燒垃圾、工地揚塵等亂象時,不遲疑手軟,執法從快從嚴。海都報長期關注環保事業,推出“守護藍天”、“關注烏賊車”等行動,呼吁更多的市民加入隊伍,守護環境,保衛健康。而身在“最氣質省會”的我們,也要從點滴做起,加入到“守護藍天”的隊伍中來。只有上下一心,齊抓共管,“中國大陸空氣最好省會”才會成為福州長長久久的金字招牌。
責任編輯:陳錦娜
- 閩版《外科風云》每天都在上演 福建“陸晨曦”僅一人2017-05-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