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鏘故居的窗欞制作精致,鑲嵌的木雕也十分華美
朱紫坊部分建筑已完成修復
陳兆鏘故居的木雕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海峽網6月2日訊 (海都記者 朱麗萍/文 毛朝青/圖) 作為福州城市發展的見證者,朱紫坊建筑群同三坊七巷一樣,是不少“老福州”抹不開的回憶。昨日,記者從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獲悉,區級文保單位張鈺哲故居、不可移動文物點陳兆鏘故居、朱紫坊11號區級文保單位董見龍先生祠等10處古建筑已完成保護修復施工。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復工程管線及環境景觀工程也已完成施工。
“根據規劃要求,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居住、文化、商業、旅游等復合功能為主,突出以芙蓉園為核心的‘福州園林’和‘海軍世家’河坊一體的,具有濃厚的福州傳統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傳統社區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梁靜表示,目前朱紫坊有10處建筑已完成修復;年底前,將完成芙蓉弄3號等7處建筑保護修復工程。
記者看到,位于芙蓉弄7號的張鈺哲故居,修復后古色古香,最大的亮點則是精美的木雕。據項目施工方介紹,張鈺哲故居始建于明代,在進行修復施工前,專家組對故居進行了全面考察及保存現狀評估,認為該故居雖然部分梁架坍塌或損壞,但從門窗等木構件的雕刻中仍能看出當時精湛的木雕工藝,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目前該故居已修復完工,基本還原了其本來“面貌”。
而位于法海路6號的陳兆鏘故居,大廳、壁枋、斗拱、前檐等都有精美雕刻,整個建筑富麗堂皇。整個院落窗欞制作精致,鑲嵌的木雕也十分華美。據施工方介紹,陳兆鏘故居占地3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面圍墻,是當年法海路最大的宅院。
□延伸閱讀
張鈺哲(1902—1986)
男,福建閩侯人,天文學家。畢業于美國芝加哥大學天文學系,獲美國葉凱士天文臺天文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名譽臺長,中國天文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28年發現1125號小行星,命名為“中華”。
陳兆鏘(1862—1952)
男,閩侯縣螺洲鄉(今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店前村)人。1875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第二屆管輪班,1884年進入北洋水師,被遴選為當時中國最大最新的戰列艦——“定遠”號機管,后歷任管輪、二管輪、總管輪。甲午海戰之后,陳兆鏘曾任海軍江南造船所所長、福州船政局局長,為中國海軍第一批輪機中將。在福州船政局局長任上,其曾創辦海軍飛潛學校、海軍飛機工程處,被稱為中國航空業重要奠基人。
責任編輯:楊林宇
- 臺風+冷空氣聯手搞事!福州冬天要來了?2017-11-12
- 鼓樓打造夜間經濟名片 首屆達明美食節舉行2017-11-12
- “雙11”福州商業玩轉“新零售”2017-11-12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福州實體零售搶“蛋糕”跟風促銷 快時尚人氣最旺2017-11-12
- 福州市旅游業界赴馬祖踩線交流2017-11-11
- 把“痛點”做成“賣點”——2017中國物聯網大會觀察2017-11-10
- 2017中國物聯網大會在福州開幕2017-11-10
- 全國推進“放管服”改革交流研討會在榕召開2017-11-10
- 今年前10個月 福州已組織1.45萬人赴馬祖游2017-11-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