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點22分,著名的茶學家、制茶和審評專家、“茶界泰斗”張天福在福州省立醫院逝世,享年108歲。
多位福建茶界人士紛紛發文哀悼,稱“108歲可謂是茶壽,張老千古!”(注:茶壽是108歲的雅稱,因“茶”可拆分為“十、十、八十八”,合計即為一百零八。)
正月以來身體狀況下降
一直在省立醫院治療
福建省張天福茶葉發展基金會張偉光會長說,張老此前身體一直很好,但今年正月過后,身體狀況有些下降,隨后在省立醫院治療。張天福先生的弟子林杰先生說“張老從今年2月18日住院到至今已經108天,這段時間,張老的身體每況愈下。”今早,張老因全身器官衰竭去世,享年108歲,用一生走完圓滿的“茶”路。
福建茶人之家秘書長潘發斌介紹說,張老一生心系茶事業,在病床上,還時常關心中國茶界的事情,真是一生為福建、為中國茶事業做出巨大奉獻 。目前,治喪委員會已經成立。
得知一代泰斗張天福去世的消息,網友們紛紛發消息表示悼念和惋惜,包括多位茶學界名人
▲中國文化產業出版社總編輯@ 老聶
▲上海猴牌茶業有限公司 運營總監
自創揉茶機、開辦第一所茶校.....
用一片葉子承載家國之夢
張天福老先生經歷了一百年來的國事與茶事, 見證了這個國家從支離破碎到崛起復興。他希望一片葉子可以實現自己的實業救國理想,引入科技,開創茶葉教育,用茶葉承載了家國之夢。從20世紀到21世紀,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茶葉事業。
張天福一生都在研究茶,就幾乎走遍福建全省所有的茶區,寫下了大量有價值的總結、研究和考證等資料,如《福建白茶的調查研究》《龍巖斜背茶調查》《福建茶史考》《梯層茶園表土回溝條墾法》等。
1935年,他在福建福安創辦了福建省第一所茶葉科研所,并創辦了福安茶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一批茶業技術骨干。
張天福和他發明的揉茶機
上世紀30年代初,福建在全國屬于落后地區,但有著豐富的茶資源,張天福滿懷理想來到當時的福州協和大學任教并開始籌辦茶葉改良農場。中國一直是沿用古老的用腳揉捻茶葉的制茶方法,張天福曾看到日本報紙上刊載中國茶農頭上拖著長辮,裸著上身,赤腳揉茶的照片,加以嘲弄。憤怒之極,張天福立志改變這種被嘲笑的落后生產方式。1941年,他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適合茶農和小型茶葉加工企業使用的手推式揉茶機,改變了烏龍茶“看天做青、靠天吃飯”的落后工藝。
1980年,70歲高齡的張天福又帶領科研人員攻克了制約烏龍茶品質最關鍵的“做青”工序難題,改寫了幾百年來看天做茶的歷史。由于他在茶業科研上成績卓著,1992年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并先后擔任福建省政協一屆和四屆委員、五屆常委,先后在政協各次會議上寫了八次“興茶論證”的提案,得到有關部門和領導重視、采用。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張天福主持了轟動茶界的四次安溪大型茶王賽事,即1996年廣州茶王賽、1997年上海茶王賽、1998年北京茶王賽和1999年香港茶王賽。從鄉鎮的茶王賽到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的茶王賽,成為茶業界公認的評審大師。其中在香港鐵觀音茶王賽會上,經張天福評審獲金獎的的茶王500克拍賣出60萬元的天價,產生了轟動效應,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烏龍茶聲譽。
他的名字已分別載入《中國農業百科全書》《中國當代名人錄》和英國《國際名人傳記辭典》等辭書中。2014年,中國茶葉學會授予張天福先生終 身成就獎,2016年,世界茶葉組織(WTeao)為表彰時年107歲的張天福老教授為世界茶業的巨大貢獻,特聘為世界茶葉組織高級顧問,并向張老頒發 世界茶葉組織最高獎——“茶仙茶壽終身成就獎”。
百歲仍為茶文化四處奔走
傳授技藝培養下一代
在張天福的推動和中國茶人的努力下,科技和管理讓中國茶葉走上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的軌道。爾后,張天福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對茶文化的思考上。“儉清和靜”這四個字是他晚年對中國茶禮的理解和概括,如今已經被茶界廣泛推崇。
張天福的人生同樣是淡泊名利、平靜儉樸的人生。身為中國茶葉界的一號人物,他的家非常樸素,簡潔的房間雖然不大,卻另藏乾坤,專業的品茶室里滿滿地擺放著各式茶葉樣品。他一生愛茶,但并不以飲名茶自居。他認為,選用簡單而平常的茶,可以給人們一個節儉而樸素的生活理念。在生活困窘的時期,他還曾一度飲用茶梗。
張天福不但倡導中國茶禮,而且身體力行。他雖已百歲高齡,仍然忙得不亦樂乎:倡導、宣傳、組織、協辦以宣傳茶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茶人之家”、“茶藝館”、“茶苑”,或是整理資料,或是撰寫文章。
在他看來,需要做的事太多太多,必須分秒必爭。他不計其數地被聘請擔任全國、全省各種優質茶、名優茶鑒評會主評。既為他施展特殊專長提供演示機會,又通過這種活動傳授技藝、培養年輕一代。
每天喝茶過百杯
自稱是喝茶長壽的“活標本”
都說“人生易老”,已經百歲的張天福,每有客人到訪都是親自泡茶。茶幾上的水壺開始冒出熱氣,他動作敏捷地把茶斟在精致的紫砂茶碗里,遞給來訪的客人,房間里飄起茶香。
即使到了100歲,張天福還時常親往福建安溪等地的茶山,關心有機茶的生產。張老雙腿有力、行動輕便、步履穩健,令同行的許多人羨慕不已。
“這個秘訣就是喝茶。”老人指著桌上小茶杯說,“我平均每天接待10批客人,只要陪每批客人喝10小杯,加起來就有100杯了。茶乃天地靈氣之精華,人在草木之中為‘茶’字。經常喝茶可以長壽,我就是‘活標本’,從青年到老年,沒有一天不喝茶、談茶、研究茶。”
張天福保持著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習慣。每天早上6點醒來后,老人在家里的陽臺上練“北京醫療操”。張天福飲食很清淡,午餐為面食或米飯,晚餐多是地瓜粥。他從不挑食、偏食,沒有特別喜歡的食物,除了一日三餐,從不吃點心或零食,更沒有抽煙喝酒。吃過午飯午睡1小時,每天晚上足浴、洗澡后,9點就上床睡覺。大概這也是張老長壽的秘密吧。(海峽網記者 謝秋玲 東南網記者 蔡麗潔)
人間再無張天福
愿天堂有好茶!
責任編輯:鄭梅欽
- 茶界泰斗張天福遺體在福州火化 社會各界送老人最后一程2017-06-07
- 巨星隕落 茶界泰斗張天福今早福州去世 享年108歲!2017-06-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