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6月12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文 張人峰/攝)11日上午,驕陽似火。記者跟隨市總工會干部來到攻堅2017項目——晉安河清淤清障工程第三標段,這里的樁機正加緊作業。令人奇怪的是,沿河這排樁機都只有常見樁機的一半高。“在其他工地都找不到這種矮樁機,這是我們特別訂制的,只為了保護河邊的大樹。”來自省二建的項目經理董曄說,如果用正常的10米高樁機,這些生長數十年的大樹難免要被截肢。而為了整治內河,讓大樹“缺胳膊斷腿”不是生態建設的應有之義。
工地上最忙碌的是鋼筋籠電焊工和樁機操作工。“不是清淤清障嗎?那搞些船在河里撈垃圾,把河里的淤泥和障礙物清掉不就好了?干嘛要打這么多樁?”記者看不明白。“沒你想的這么簡單呢。如果什么準備工作都不做就直接挖河床,駁岸會坍塌、移位的。現在我們打樁、放鋼筋籠、澆注混凝土,形成一個個水下支固樁,就是為了加固駁岸,這是清淤清障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董曄說。
記者看到,在這個標段有16臺樁機在作業,除少數是正常10米高,大多數都只有5米高。“這種小樁機現在市面上很難找了,我們尋遍了全省,才好不容易搜集到15臺,這個標段因為河邊大樹相對集中,所以矮樁大部分放在這里用。”項目片區負責人蘇菡凌說,矮樁光是改造的成本,一臺就要六七萬元。同時為了適應矮樁,放到樁洞里的鋼筋籠尺寸也要相應截短,這就大大增加了鋼筋切割和焊接的工作量。按照每間隔2米打一根樁,這個標段在河兩邊共計需打樁近2000根,焊接鋼筋籠近2000個。“投入大,工藝繁瑣。可能別人會笑我們傻,但我們覺得值。你看,我們沒有砍或者移一棵樹,樁機作業也傷不到它們,河邊始終是郁郁蔥蔥的。”蘇菡凌說。
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這個工程的“生態味”特別濃。除了矮樁,還有守護“福州藍”的霧炮。這個“大家伙”始終在不停地噴水,工地圍擋每隔幾十厘米也裝有一個噴淋頭。工地還建有圍堰,是為了防止施工中泥漿外排污染內河。另外,用于運送施工物資的貝雷橋也值得一提,這也是為了保護生態而建的。
“貝雷橋有6米寬,可以承重80噸,就是運水泥的罐車開過來也塌不了。”董曄說,因為在水中搭起了貝雷橋,施工物資全部從橋上走,車輛不需從晉安河公園過,這樣公園內的綠地就不會遭碾壓破壞。“用新技術是麻煩了些,但算起綜合賬,一點兒也不虧。”
記者還了解到,該工程自今年春節后進場,目前已完成超60%工程量,預計在七八月汛期到來前可實現河面加寬加深,增加晉安河行洪能力,有效防止城區內澇。
責任編輯:陳錦娜
- 倉山陽岐河清淤基本完工 后續進行調水生態修復2017-10-17
- 晉安河沿線景觀月底前恢復 清淤工程年底前完成2017-10-14
- 福州晉安河沿線景觀月底前恢復 清淤清障工程年底前完成2017-10-14
- 福州鼓臺片區7條內河完成清淤 又一批內河啟動整治2017-07-20
- 福州鼓臺片區7條內河完成清淤 城區水系治理成效顯著2017-07-17
- 建筑垃圾填河道?施工單位:用建筑垃圾作平臺地基2017-06-04
- 晉安河200多米擴河段基本建成 生態駁岸將種水草2017-05-15
- 15位福州市民探訪洋洽河治理現場 清淤“神器”獲贊2017-05-08
- 晉安河-打鐵港水量分流工程完工 可為內河補水可幫晉安河分洪2017-05-06
- 洋下海綿公園將現疊石流水 抽取、過濾晉安河水2017-05-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