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臉部發麻 女子錯當面癱治十多年
“醫生,我又面癱了,快幫我看看!”十多年來,閩侯的王女士右臉頻頻發麻,自以為得了面癱,她嘗試著喝中藥、針灸臉,病情卻沒能根治。上月,她到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就診,才查出病根是頸部寰樞椎半脫位。
王女士從事財務工作,經常伏案。十多年來,右臉反復發麻、板滯,讓她十分困擾。每次癥狀一加重,她就上診所開中藥、針灸臉,一般治療1~3個月,癥狀才得到緩解。
上月中旬,“面癱”再度發作,王女士急匆匆到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就診。針灸科戴榮水副主任醫師聽王女士說她到目前為止已發作了十多次“面癱”,覺得不對勁。
“通常面癱不會這么頻繁發作!”戴醫生說。檢查結果顯示,導致王女士面部發麻的原因并非面癱,而是頸部寰樞椎半脫位。后經治療,王女士已痊愈。
“門診中有七八成寰樞椎半脫位的患者被當作其他病來治。”戴醫生介紹,寰樞椎半脫位影響神經系統,初期癥狀可表現為頭痛、眩暈、頭面五官異樣(包括臉麻、舌麻、鼻塞、耳鳴等),進而出現記憶減退、長期頭昏等腦失養衰退表現,癥狀與偏頭痛、耳石癥、腦供血不足、面癱等疾病相似,因此常被誤診。
戴醫生說,寰樞椎半脫位常見于伏案族,病因多是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導致頸部勞損,以及在受涼情況下頸部肌肉緊張受損,牽扯旁邊的枕大神經、交感神經、椎基底動脈等造成。
戴醫生建議:伏案族、電腦族要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當五官出現頑固性、病因不明的疾病時,建議上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成都:大三學生出門跑步成“面癱” 背后原因居然是這個!2017-10-31
-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 慢性疲勞綜合征相關生物標記2017-08-10
- 每個準媽媽都應該了解 早產前會有哪些癥狀?2017-08-10
- 4歲男孩因長時間對著空調吹頭臉部 導致“面癱”2017-07-26
- 蘇州2歲娃娃一覺醒來成面癱 罪魁禍首竟是它!2017-07-22
- 今年第2例 15歲臺灣少年越南探親染寨卡病毒2017-07-15
- 老太打麻將太激動大笑卻致面癱 都是空調惹的禍2017-07-08
- 10歲女孩電扇吹臉一夜面癱 夏天吹風扇要注意什么?2017-06-15
- 運動后電扇吹臉她一夜面癱2017-06-15
- 疑營養午餐問題 花蓮一小學12名學生不適送醫2017-06-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