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惠明父子在養殖場挑選食材(資料圖片)。
福州新聞網7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洛羽 通訊員 林沁馨 林穎) 最近,臺商許惠明顯得有些“不務正業”,因早前被選為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的主任委員,本應一心一意經營公司的他,開始頻繁地“客串”培訓導師、聯絡員、活動策劃人等角色,幫有意來榕創業的臺灣青年實現夢想。
許惠明是較早到大陸創業的臺商。1993年,他看中大陸餐飲業的發展前景,只身來到福州打拼。20多年來,從為超市供貨到轉攻半成品、預制品食材,許惠明所創立的福州寓群工貿有限公司雖幾經風浪,但憑借著他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成功戰勝各種危機,最終成為多家品牌餐飲店的食材供應商。
近幾年,“互聯網+”遍地開花,寓群工貿有限公司也欲搭上互聯網的快車,發展線上銷售。“大陸在‘互聯網+’方面的發展要遠超臺灣,如果不跟緊趨勢,我們終將被市場淘汰。”企業產品的銷售如何搬到線上,許惠明并不擔心,因為他有個幕后“軍師”——自己的兒子許博盛。這也是他安心“不務正業”的主要原因。
2016年,剛上大學的許博盛循著父親的足跡來到福州,在臺灣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成立了福州寓銘商貿有限公司,專門開發具有福州風味的臺灣美食。一年多來,許博盛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堅持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因為沒有經驗,光是談下與一家快餐公司的合作,就花了我整整半年的時間,但這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許博盛說。
在創業過程中,許博盛發現傳統經營模式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有很多不足。“網絡銷售渠道廣,操作便捷,架構網絡銷售平臺是當務之急。”許博盛曾考慮過自建APP,但需耗費的成本巨大,這對剛創業的他來說,是不實際的。目前,他正與一個知名網絡平臺商談合作事宜,希望進一步拓展線上銷售渠道,而許惠明也逐步將公司的涉“網”事項交給兒子打理。
“不僅是我,許多臺灣創業青年也都面臨著產品‘通路’不暢的問題,如果能夠搭建臺創基地網絡購物平臺,通過基地的影響打響知名度,他們之后的發展就會容易得多。”許博盛說。看到兒子的思想和做事方式日益成熟,許惠明便放心地去忙臺灣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的事了。
“創業過程中會遭遇很多挫折,稍有不慎就會失敗。創業25年,我很幸運還可以留在這里。”從創業者到筑巢人的轉變,許惠明感觸頗深。“這些年,臺灣青年迎來了到大陸創業的最好時期,而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經歷與資源,幫助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大陸的經濟、政策、環境,讓他們更好地在福州創業。”
責任編輯:楊林宇
- 50多名臺商走進廈門自貿片區 尋找發展新機遇2017-09-18
- 臺商臺農踴躍參展 兩岸“農訂會”臺灣展位爆滿2017-08-21
- 浙江優化服務環境 “政策紅包”加速臺企轉型2017-08-01
- 泉州臺商投資區704路公交車路線站點 一票制2元2017-07-29
- 漳州臺商投資區投入1200萬元 整治安全隱患路段2017-07-27
- 來榕創業的臺商“父子兵”福州情緣2017-07-24
- 臺商“父子兵”的福州情緣【圖】2017-07-24
- 臺商今年前5個月“登陸” 投資件數增逾120%2017-06-21
- 福州片區創業創新創客基地 為臺灣青年創業“定制”棲息地2017-06-20
- 福州片區創業創新創客基地 -為臺灣青年創業“定制”棲息地2017-06-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