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黨風帶民風 再使風俗樸——福建長樂移風易俗實踐調查
長樂首占上洋村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村民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
新華社福州8月2日電
參加婚喪喜宴不僅不要隨禮,還能收到主家少則數百、多則數千元的紅包;有錢的擺闊擺上幾百桌,沒錢的“打腫臉充胖子”四處舉債;主家不知請的客人是誰,來客也不認識主家……
曾幾何時,在沿海僑鄉福建長樂市,婚喪喜慶講排場、比闊氣,大操大辦、分發紅包之風甚囂塵上,“結不起婚”“死不起人”成為當地老百姓的難言之隱、心頭之痛。
去年以來,一場“清風運動”讓多年的歪風陋俗得到了根本整治,群眾如釋重負,拍手稱快。
這場移風易俗的實踐是如何進行的?帶給我們什么啟示?新華社記者近日在長樂進行了調查。
“面子”成了心頭之痛
7月17日中午,在長樂市營前街道長安村的“長安四林祠堂”里,一場喪宴正在舉行。林家三兄弟依當地習俗在祠堂里為去世的母親舉辦喪宴感謝親友。
“以前起碼要七八十桌,最少給每人分200元,現在新辦簡辦,至少能省十五六萬。”長安村黨支部書記林巖云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村里已經辦了4起紅白喜事,已經不再“分錢”了。
這種變化,贏得了村民們的真心點贊。
“過去比誰分錢多,不僅給大家帶來了經濟負擔,也帶來了精神負擔。孝順應該在生前,讓老人安享晚年,生病了有人照顧,而不是去世后分錢炫耀。”林家三子林章說。
婚喪喜慶大操大辦和“分錢”的陋習,在長樂已有多年歷史。作為名副其實的僑鄉,長樂常住人口70多萬,在外僑胞就有50多萬人。當地人十分看重宗族鄉里關系和傳統儀俗,有“有裙無褲紅白喜事也要顧”、婚喪喜慶講“面子”的鄉俗文化。同時,當地民營經濟發達,以紡織產業為主的規模以上私營企業達380余家,長樂人在外地興辦了大量鋼鐵產業,有“在內紡織、在外鋼鐵”之說。
“‘分錢’的習俗,發源于早年民間的‘分祭’,即主家給送殯鄉親分些點心以表答謝。隨著上個世紀90年代初華僑歸國‘會親戚’辦宴席、答謝親友,尤其是大量民營企業主發家后推波助瀾,使得操辦規模和紅包金額不斷水漲船高,炫富比闊、鋪張浪費之風泛濫開來。”長樂市委書記許南吉說。
據介紹,在2013年前后,風氣最盛之時,已演變為逢宴必“分錢”的地步——家庭條件一般的群眾操辦婚禮,酒席一般要30~80桌(每桌10人),每人隨桌發200~500元紅包,經濟比較困難的也要發100元;操辦壽宴喪事時規模和發錢數額更是遠甚于婚禮。私營企業主等富裕人群操辦時,酒席規模動輒二三百桌,隨桌發放現金均在每人1000元左右,有時來賓每人能分到四五千元……
風氣愈演愈烈,危害越來越深。
民營企業主借機大肆宴請當地黨員干部,將其作為比闊氣、攢人脈、撐信用的平臺,導致政商關系不清,誘發廉政腐敗風險。
“對主家來說,面子不僅體現在宴席桌數和紅包大小上,更體現在來賓身份上。一些私營企業主請領導干部時,還專門留幾桌讓其幫忙請別人來,認不認識無所謂。”福州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廖友新告訴記者。黨員干部跟風參與,極大助長了歪風陋俗。
受“面子”影響,普通老百姓也被“綁架”,條件好的盲目跟風,條件差的只能“打腫臉充胖子”。
有的子女怕被人瞧不起,四處舉債操辦;有的兄弟姐妹經濟條件差距較大,為操辦老人壽宴喪事出錢多少而爭執反目;有的老人怕過世后讓晚輩負擔太重,有病不吃藥給子女攢錢;有的年輕人相親要看對方家里健在的老人多不多,怕負擔不起;有的已經有了孩子,卻不敢結婚辦喜宴……
“結不起婚”“死不起人”,這些苦嘆反映了當地老百姓的心中之痛。痛定思痛,一場移風易俗的變革在當地也開始萌發。
在“較真”二字上下功夫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東家是我們村眾人皆知的孝子,他們沒有必要用分錢的方式來表達什么,我相信他們的老母親在天有靈知道這個事,會支持的,會感到欣慰的。從今天起,我們鳳洋村的紅白酒宴,不再分錢!”
2016年12月24日,一條視頻“刷爆”了海內外長樂人的微信朋友圈,金峰鎮鳳洋村黨支部書記周建飛在村里一場喪宴上的現場講話獲得無數點贊。
“一開始確實沒人愿意站出來帶頭,主要是怕被人說閑話,沒面子。老百姓被‘綁架’下不了臺,我們就要為他們‘站臺’‘撐腰’。”這位“網紅”村支書說。
風氣之漸,往往積習日久。移風易俗,則必雷厲風行。
“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事實上,針對這些陋習,長樂此前也進行過治理,但收效甚微。這次,我們在‘較真’二字上下功夫。”許南吉介紹,去年9月,在福州市紀委集中開展的“一縣一專項”整治工作中,長樂把移風易俗作為整治主題,下定決心向歪風陋俗宣戰,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正視問題,在思想認識上“較真”。
2016年12月13日,一場“千人大會”在長樂市人民禮堂召開,市、鎮、村三級黨員干部參加,對移風易俗工作進行總動員,同時通過報紙、電視臺、網絡新媒體、倡議書、宣傳欄等各類媒介,將移風易俗的“戰役”部署傳達到所有街道鎮村,到達每一個“神經末梢”。
抓住“牛鼻子”,在整治措施上“較真”。
“移風易俗工作從哪入手?我們分析后認為,要抓住黨員干部和企業家這兩個重點群體,抓住兩頭自然帶動一片。”許南吉表示。
對黨員干部強調紀律突出監管。嚴格執行申報審批制度,科級以上所有干部操辦或參加婚喪喜慶的情況,每月都在媒體上公示,包括宴席時間地點、與主家關系、辦了多少桌、有無發錢發物等具體信息,接受群眾舉報和監督。
對民營企業主多措并舉進行“約束”。號召龍頭企業帶頭,推動行業協會自律,并將移風易俗情況作為推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列入重點扶持對象的重要依據。
“以前請領導來捧場,請誰不請誰都怕得罪人,企業家也很累,因為永遠都有人比你有‘面子’。說實話,現在干部不允許參加了,大家也都輕松了。”長樂恒申集團董事長陳建龍表示。
聚焦重點,在監督問責上“較真”。
去年底,因為幾名分管干部違規參加企業組織的婚宴,松下鎮黨委副書記游金盾受到誡勉談話處分,被取消鎮長候選人資格。
“雖然我本人并沒有參加,卻仍然被追究責任,這件事當時在長樂引起了不小震動,確實讓大家感到市里開展移風易俗是動真格的了。”游金盾說。
長樂市紀委的數據顯示,2016年9月至今,長樂已經查處7起頂風違紀問題,給予黨政紀處分15人,同時堅持“一案雙查”,已對7名領導干部實施問責,壓實“兩個責任”,強化震懾效應。
“紅白理事會由老人會會長擔任理事長,耐心做好群眾的思想疏導工作……”走進航城街道琴江村,村口宣傳欄上的“移風易俗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十分醒目。
自去年9月至今,長樂共修訂完善“移風易俗村規民約”260份,建立紅白理事會260個,實現所有村(社區)全覆蓋。
移風易俗,順應群眾期盼,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形成了鄰里之間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良好風尚。
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長樂移風易俗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大操大辦的歪風陋習得到遏制,現場發紅包現象基本杜絕,婚喪喜慶簡辦新辦蔚然成風。
責任編輯:楊林宇
- 閩清將建成移風易俗公園 引進VR技術和講解機器人2017-10-14
- 長樂推出移風易俗智能管理系統 在全國尚屬首創2017-09-15
- 深化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風尚 福州讓鄉風民風美起來2017-08-19
- 鼓樓發出文明倡議:移風易俗綠色生活,從我做起2017-08-12
- 福州片區管委會三舉措推進 移風易俗工作深入開展2017-08-03
- 響應移風易俗號召 長樂兩企業家簡辦喪事捐7萬扶貧2017-07-28
- 長樂建多個移風易俗主題公園 結合教育熏陶與休閑2017-07-27
- 福州臺江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 讓文明新風吹進家家戶戶2017-07-27
- 長樂迅速向縱深推進移風易俗工作2017-07-26
- 長樂貫徹落實福州市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現場會有關精神2017-07-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