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政協關注綠色發展 助力福州加快建筑垃圾變廢為寶
大型機械設備進場清理瑞特大廈建筑垃圾
福州新聞網8月1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陳敏靈/文 鄭帥/攝)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建筑垃圾逐年增長成為不少城市“成長的煩惱”。近日,市政協召開對口協商會,圍繞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這一課題,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研究,助力我市加快建筑垃圾變廢為寶。
【現狀】 建筑垃圾成城市發展的煩惱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地鐵及市政道路建設、舊屋區改造、環境綜合整治等,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據調研機構分析,2016年~2018年,我市或產生建筑廢棄物6277萬噸,需新建受納場10個~12個。
根據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調研,目前我市建筑垃圾主要通過堆棄或填埋方式處理,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因回收利用率低,造成資源浪費。
“大力推行建筑垃圾資源化,既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建筑垃圾問題的有效途徑。”市政協課題組7月23日赴高新區、倉山區部分環保企業,就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課題展開調研。
在南嶼鎮的窗廈渣土資源化利用項目現場,建筑渣土、河道淤泥、城市污泥等被回收利用,通過燒結磚技術,制成一塊塊建設用磚。“運來的渣土絕大部分用于制磚,而從中揀出的石塊則用于填壓地基。”項目負責人陳少明介紹,項目規劃建設4條生產線,1年可“吃掉”120多萬立方米建筑垃圾。
在城門鎮臚岐泥漿處理廠,首條生產線已開始運行,日處理2000立方米~3000立方米建筑泥漿。廠長阮克興說,從泥漿中分離出的水可用于內部循環使用,砂用作建筑底料,土則制成新型建材原料陶粒。
【建議】 實施“五個一”助力建筑垃圾資源化
對口協商會上,市政協委員提出“五個一”建議,即成立一個市級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一套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一個專項發展規劃,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搭建一個綜合信息平臺。
具體為,建議政府協調多部門建立聯動機制,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的規劃與建設列入全市“多規合一”一張圖中,優先開辟相應的審批綠色通道;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和規章制度,使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有法可依。
建議政府部門立足實際、放眼長遠,制定一個專項發展規劃,科學考慮我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項目選址、產業布局、發展方向、環境監管等問題;出臺一系列扶持資源再生企業的政策,完善資源化利用配套設施建設,加大對再生產品應用的扶持,搭建一個全市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實現實時監管并提供更好服務。
市民革、市九三學社也針對建筑垃圾減量化和分類問題、產業發展規劃制定、規范二次裝修拆除等,提出相應建議。
【回應】 建筑垃圾資源化駛入“快車道”
今年5月,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試行)》。6月,我市首個裝配式建筑試點項目——中建海峽(閩清)綠色建筑科技產業園(啟動區)綜合樓封頂。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確定42個項目約234.5萬平方米建筑采用建筑產業化方式建造。2020年底全市要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0%以上的目標。
我市還出臺了加快推進綠色建筑、全裝修的實施意見。近期,市經信委正牽頭組織編制《福州市建筑廢棄物再生建材產品推廣使用辦法(代擬稿)》,擬在房建與市政、交通、水利建設項目中推廣再生建材,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
與此同時,我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也在積極推進。據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我市除高新區窗廈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外,城區周邊已建成倉山臚岐、高新區聚力、閩侯莊尼、鑫閩榕4個泥漿集中資源化處置點,日處理泥漿5000立方米以上,基本滿足目前市區泥漿處置需求。
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晉安區、連江縣、高新區還將完成1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任務,長樂市、閩侯縣、永泰縣各完成2個。
責任編輯:陳錦娜
- 福州施行建筑垃圾處置管理新辦法 提高處罰標準2017-08-11
- 舉報在高新區偷倒建筑垃圾 可獲500元獎勵2017-07-02
- 建筑垃圾填河道?施工單位:用建筑垃圾作平臺地基2017-06-04
- 福州市政協領導走訪部分政協參加單位2017-06-03
- 福州:鐵軌旁偷倒兩百方建筑垃圾 或致路基沉降2017-05-26
- 變廢為寶!美國母親為女兒改制舊衣呼吁減少浪費2017-05-12
- 福州站東路:建筑垃圾堆路邊 部門將清走2017-04-20
- 福州市政協社法委原副主任俞昌林 涉嚴重違紀2017-04-08
- 福州高新區:上百車建筑垃圾傾倒烏龍江2017-04-06
- 建筑垃圾堆成“小山” 趁著夜晚偷倒防不勝防2017-04-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