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羅源碧里鄉西洋村重整“花園村”拓寬致富路
福州新聞網8月2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陳雁真 劉其燚 文/攝)羅源縣碧里鄉西洋村以花卉苗木種植為主導產業,全村逾九成村民當了花農,織出一個美景如畫的“花園村”。在美化村莊鼓起村民腰包的同時,如何讓全村14戶因病、因災、缺資金致貧的貧困戶跟上致富大軍?記者近日在當地采訪時獲悉,西洋村幫助貧困戶告別“單打獨斗”,聯手打造花卉產業,拓寬致富路。
“沒想到,第一批1000多公斤西瓜半天就被預訂一空。”利用幫扶資金種瓜的西洋村貧困戶鄭秉章最近喜上眉梢。
患有嚴重胃病的鄭秉章干不了重活,只能干一些校園花木養護工等較為輕松工作,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但身在以種植花木為主業的“花園村”里,鄭秉章心里也癢癢的,一直惦記要種點什么。
種花吃不消,就種點別的。幾番合計,在福州一農貿市場經商的村級幫扶責任人鄭琇銘出了個種地瓜的點子——相對于種花而言,種地瓜省力,他還可以負責解決銷路。
說干就干。去年秋天,鄭秉章在縣、鄉、村三級幫扶責任人的支持下,得到50畝免租園地、聯系到了一批優質廉價地瓜種苗、收到了幫扶資金,開始種植。
幫扶是場“接力跑”。種植過程中,幫扶責任人常跑鄭秉章的瓜地看一看幫一把。田間地頭空著可惜了,大家又出主意,嵌邊地塊種上西瓜。
西瓜成熟了,作為第一幫扶責任人的碧里鄉中心學區校長黃則夏,策劃了一場微信朋友圈扶貧“微營銷”,展示施有機肥長大的天然好瓜,結果西瓜被搶購一空。
因人制宜,鄭秉章以有限的勞動力“種植”一片天地。因地制宜,西洋村還將抱團取暖,助貧困花農擴大規模。
16日上午,趕在大中午前,村干部周玉英幫貧困戶陳新連把小苗木叢中的雜草清除干凈,又把遮陽布拉嚴,以免小苗曬傷。
“老陳很不容易,他兒子患有尿毒癥,高昂治療費壓垮了這個家。”原本在福州以每畝6000元租金租用花田,陳新連種不起了,不得不返回西洋村,可他自家只有1.5畝花田。
據悉,西洋村有近7000畝可供種植花木的山地,目前用于種植的僅1500畝。由于大約一半的村民外流,到便于銷售的閩侯、福清等地進行規模種植,村內大量土地荒廢。
今年,西洋村成立了花卉苗木協會,新成立了“福建西洋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土地流轉及通村公路改造,計劃整體規劃,分品種連片種植杜鵑花海、紅葉石蘭王國、紅花繼木世界等,進一步繁盛花木種植業,帶動旅游業,逐步形成農業、休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農業生產化項目。
陳新連散落在四五處的1.5畝花田都已流轉給公司。他打算入秋就用手里的幫扶資金,向公司承包土地,規模種植,以徹底拔除“窮根”。
責任編輯:肖舒
- 羅源高效“治違” 年內處置違法建設28.07萬平方米2017-09-14
- 羅源“發明達人”發明骨折復位器 幫助患者康復2017-09-13
- 羅源利用大數據繪“廉情地圖”2017-09-07
- 羅源縣建立綜合幫扶機制 幫扶責任人帶動貧困戶脫貧2017-08-24
- 羅源縣惠民資金網上線 已上傳14個項目惠民資金2017-08-21
- 羅源白塔鄉鳳坂村綜合施策 5戶17人均已全部脫貧2017-08-01
- 福州七縣(市)10大人氣鄉鎮評選 羅源這11鄉鎮美到讓人驚嘆2017-07-28
- 羅源尤光被故居舉行廉政講壇 30多人聆聽《清風正氣》黨課2017-07-23
- “火星果”豐產果農盼銷路 愁煞“火星人”2017-07-22
- 羅源擬建高端養老養生休閑旅游度假綜合體項目2017-07-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