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分析,福州樓宇經濟的整體效益還將不斷提升
東南網8月22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 實習生 林思佳)從坐落在臺江沿岸東西兩翼的海峽金融商務區、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到鼓樓區以五四路為縱軸、華林路、湖東路、古田路為橫軸構造了“豐”字型樓宇經濟核心區,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聚集著越來越多的高端產業、優秀人才和優質客戶。在近幾年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樓宇經濟卻有破勢而出的勁頭、逆風而上,呈現出增速快、貢獻大、勢頭足、結構優的良好發展態勢,已經成為中心城區發展的“引擎”。
集聚高端優秀資源 共享經濟平臺
據了解,鼓樓區作為核心城區商務圈,集聚效應顯著,其高端寫字樓占福州市寫字樓總量的80%左右,吸納了60%左右的律師、會計師、稅務師事務所和絕大多數的高端商務服務業總部。同時,早在2014年,海峽金融商務區、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被納入省政府批復設立的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后,便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金融、類金融、實體等企業向這里集聚。
福州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管委會主任何寶介紹:“我們管委會不定期舉辦經濟分享會,組織召開共享經濟座談會,全力推進“五互共享”發展,通過座談會,促進企業間的信息互通、資源互享、人才互動、產業互聯和資本互投,讓入駐的企業實現共同發展。”據悉,樓宇經濟作為一種集約利用資源、向“空間”和“高度”要效益的經濟形態,必將集聚龐大的人才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等各類發展要素,為培植新經濟增長點注入活力,推動各大企業的發展。而這類高附加值企業的入駐,也推動了樓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雙方呈現出一種互利共贏的態勢,共同推動著福州市經濟的發展。
入駐企業數量飆升 打造“億元樓”
值得一提的是,鼓樓區是名列全國樓宇經濟十大潛力城區之一。轄區的總商務面積達755.33萬平方米,樓宇經濟貢獻了全區三分之二的經濟總量。在2016年1-12月份累計引進注冊資金50萬元以上的樓宇企業5582家,2016年底,稅收超千萬樓宇115幢,其中億元樓宇24幢。2017年1-5月鼓樓地稅樓宇企業合計入庫稅收2.77億元,占當期收入總額的14%。
福州鼓樓區目前有市級總部企業26家,特色樓宇24座。新建、續建了三盛國際中心、恒力博納廣場、海西商務大廈、福晟財富中心等一批5A級智能化商務樓宇,新增商務面積達35.2萬㎡,正在集聚樓宇經濟發展的“新能量”。
而位于臺江海峽金融商務區的升龍匯金中心更是名副其實的“億元樓”,短短幾年間,這棟208米高的大樓拔地而起,吸引力190家企業入駐,順利躋身納稅“億元樓”行業。隨著眾多金融總部的入駐,福州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高速發展,其金融業稅收近200億元,占全省金融業總稅收的四分之一左右。
與升龍匯金中心一樣,宇洋中央金座也已實現納稅“億元樓”。福州海西現代金融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五年前,這里還是臺江傳統的商貿業聚集地,如今,已經崛起成為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的核心區,成為臺資銀行、外資銀行在榕最集中的區域。其實,我們就是圍繞大樓的定位,積極打造良好的營業鏈,成為金融、類金融最齊全的區域。”
近幾年來,臺江區和鼓樓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越的營商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額高端業態和優質企業入駐。隨著總部型企業紛紛入駐、金融、保險、會計等領域的龍頭企業不斷增加,福州樓宇經濟的整體效益不斷提升。
但是,業內人士分析,雖然企業總量保持平穩增長,行業聚集效應逐漸凸顯,代表樓宇經濟發展方向的現代服務業初見規模,但樓宇企業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樓宇經濟的業態結構和布局也有待逐步優化。
“目前福州享有盛譽的樓宇品牌以及特色樓宇并不多,樓宇經濟的產業聚集和輻射效應還不夠顯著,功能定位不明,行業分散,內部產業關聯度低;難以形成帶動效應,難以提升綜合附加值。既不利于招商引資,也使稅源拓展難度加大。”福州市鼓樓區地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專家:發展樓宇經濟需有所依托
“樓宇經濟是服務業內比較高端的環節,是城市化的部分,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高級的經濟形態。它就像一個能量球一樣創造財富,第一它是稅收經濟,吸收了很多企業的總部來集中繳納稅費;第二是人才經濟,吸納了很多高端人才集中在此;第三是高端環節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環節,可以推動產業發展來創造財富。”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蔡承彬博士還告訴記者:“樓宇經濟肯定是一個好的經濟形態,但并不一定說你想發展樓宇經濟你就能發展樓宇經濟。它其實是經濟發展的產物,它的發展是多種因素不斷促成的,比如制造業的發展、整個區域經濟的活力、一定的人口規模、城市化的依托等,如果沒有這些作為支撐,你的樓建起來也便只是空中閣樓、會導致很多資源的浪費。”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