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鼓樓部署補齊民生短板工作 舊屋區改造后年完成
福州新聞網8月2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海東 通訊員 彭輝)昨日上午,鼓樓區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召開。全會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鼓樓區民生領域補齊短板工作,審議通過了《中共福州市鼓樓區委關于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補齊民生短板確保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施意見》《中共福州市鼓樓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決議》,討論補齊民生基礎設施、教育事業、衛生與健康事業、養老服務等四個方面的民生短板具體工作方案。
鼓樓區確定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 年,鼓樓區社會事業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城市功能相匹配、與人民需求相一致,公共服務體系日臻完善,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公共資源配置更加均衡,“宜居宜業”“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等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邁上新臺階。社會事業重點領域主要指標位居省、市前列,力爭走在東部地區同類城區前列,在全省、全市的示范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民生基礎設施:
到2020年力爭完成60個老舊小區整治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鼓樓區城市公共設施體系持續完善,老舊住房改造基本完成,水系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城區內澇等問題有效解決,城區道路網密度達到8.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逐年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95%,國家級生態區創建成果進一步鞏固擴大。
《實施意見》還列出各項任務的時間表:
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2019年基本完成成片舊屋區改造,每年整治15個老舊小區,到2020年力爭完成60個老舊小區整治;每年財政扶持80部老舊小區電梯增設或更新改造;今年完成洪山鎮、五鳳街道社區物業規范化管理試點工作,2019年完成無物業小區長效管理全覆蓋。
在水系綜合治理方面,到2020年城區河道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80%以上內河水質主要指標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
在城區內澇治理方面,到2020年,確保實現大雨暴雨不發生嚴重內澇,特大暴雨城區運轉基本正常。
在完善公共設施方面,今年全區新建提升31座公廁,到2020年公廁總數達到130座,步行10-15分鐘可見一公廁;今、明兩年各完成6條道路建設,到2020年完成新建、改造道路20公里以上,每年提升10條小街巷;到2020年,新增停車泊位3650個以上。
在公園綠地提升方面,融入福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每年新增1萬平方米以上市中心公共綠地。
教育:
新增3所區屬公立幼兒園 新建、改擴建17所校園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各類教育資源總量擴大,教育主要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教育滿意度持續提升。學前三年入園率保持在99%以上,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保持在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99%,“教育強區”品牌進一步打響。
《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確保至少新增3所區屬公立幼兒園,提供至少1000個公辦學額,普惠性幼兒園學額覆蓋率達90%。到2020年,改擴建、新建校園17所,全區所有學校配置達到省頒I類標準。實施優質高中建設工程,推動延安中學創建省一級達標高中。
衛生健康:
遠程醫療服務覆蓋 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更加完善、更有質量、更高水平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進一步健全,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全省前列,每千名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達到6.5張以上,居民國民體質達標率90%以上,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0歲以上,“健康鼓樓”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到2020年,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完成100%,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9.5%以上,同時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養老:
建設15分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圈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功能完善、服務優良、運行規范的養老服務格局全面建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6張以上;建設15分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圈,堅持“五星級”建設標準,興建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或小型養老院,新建至少2家醫養結合的護理型養老機構,新建公共設施和養老場所無障礙率達100%。提高特殊困難老人的政府補貼標準,逐步提高高齡補貼標準。推行“互聯網+養老”的智慧養老工程,打造一批具有鼓樓特色的養老品牌和醫養結合基地。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福州城區連片舊屋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啟動2017-11-02
- 今年111個美麗鄉村項目全部動建 32個舊屋區改造項目已進場2017-08-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