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名成水產品批發市場在全市率先啟用水產品入場待檢區。
福州新聞網9月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 通訊員 陳遠明 楊宇輝 文/攝)為更加有效地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我市在馬尾名成水產品市場推行水產品入場待檢區。這將改變傳統水產品入市后抽檢的做法,將檢驗關口前移,試點水產品入場前每批都要檢驗。
記者昨日從市食安辦獲悉,從8月15日起,在市市場監管局和馬尾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指導下,馬尾名成水產品批發市場在全市率先啟用水產品入場待檢區。試運行期間,從每日7時起,以桂花魚、淡水瓜等水產品作為試點品種,對進入水產品批發市場的車輛實行入場前查驗,保證入場水產品合格。目前共對57600公斤水產品進行了檢查,跟車所附水產品供貨憑證和合格證明文件均齊全,同時市場管理方也對這些批次的魚進行快檢,結果均為合格。
馬尾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目前馬尾名成水產品市場已建成全省首個水產品安全可追溯電子交易平臺。淡水活鮮交易區采用電子交易一體機,買賣雙方辦理實名制電子交易IC卡,實時記錄從養殖到銷售完整信息。上下游用IC卡交易的淡水魚的每一筆記錄都有據可查,實現水產品可追溯,目前交易品種已達到40種。
同時,運用IC卡系統軟件與冷庫倉儲進行無縫對接,對所有自營庫內貨物進行電子化管理,貨物進出倉庫時提供動態短信通知。月臺上安裝了觸摸查詢機,方便貨主隨時自助查詢、打印庫存余額、貨物進出倉庫明細等。
水產品交易市場歷來都是按品種分區進行集中交易。對于冰鮮區、貝類交易區等開放性經營場所一直存在亮照經營的難題,該局指導名成集團運用二維碼技術制作“誠信經營牌”,要求市場內經營戶在銷售過程中懸掛該經營牌。消費者只要通過手機掃碼即能獲取該經營戶營業執照等方面的基本信息,從而實現亮照經營。
據了解,目前馬尾市場監管局正在馬尾名成水產品市場內推行標準化冷庫管理示范建設,現已完成體系構建工作,包括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服務保障標準體系、服務提供標準體系在內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共有標準289項,其中自主制定標準114項,標準覆蓋率達90%以上,順利通過“福建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驗收。
責任編輯:趙睿
- 廈門水產品供應7月仍將減少 價格將上漲2017-07-12
- 福建省首個水產品可追溯電子交易系統在福州建成2017-07-07
- 福州全面推廣水產品可追溯電子結算交易系統2017-07-07
- 福州市場暫未發現赤潮區水產品 禁止經營者從赤潮區進貨2017-06-13
- 廈門自貿區東渡口岸冰鮮水產品進口量猛增近五倍2017-04-09
- 沃爾瑪在售水產品被檢出禁藥 食品安全把控遲遲不到位2017-02-28
- 福建水產品出口受益“一帶一路” 連續穩居首位2017-02-24
- 東盟水產品成為廈門片區東渡口岸最大來源地2017-01-25
- 去年泉州關區進口臺灣水產品總值近千萬美元2017-01-10
- 近千噸水產品來廈賀歲 于2016年末順利入境2017-01-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